2007年11月1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环江文化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许多艺术精品脱颖而出,《毛南族文学史》、《毛南族民歌(古籍版)》、《盛大元的人生三部曲》、《木面舞》、毛南族“族宝”花竹帽、雕木面及舞蹈艺术、《山风轻轻吹》、《桑园小夜曲》等分别夺得国家、自治区、河池市三级奖项。图为毛南族姑娘跳起欢乐的花竹帽舞。

 

 

  素有“飘香之乡”美誉的环江,是因其拥有“五香一牛”产品——香猪、香菇、香鸭、香糯、香粳和菜牛而得名,这些产品产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风味,名扬海内外。
  ●环江菜牛是毛南族群众用传统的方法对本地黄牛进行育肥而成。菜牛一生不劳役,以圈养为主,多用生莎树叶和青麻叶等灌木藤本植物叶喂养,其肉肥瘦相间、细嫩甜脆,不膻不腻,鲜美可口。2006年环江种草养牛荣获自治区农业新兴产业二等奖。2006年,全县牛饲养量16.8万头,出栏4.5万头,分别比1987年增长1.91倍和11.78倍。环江菜牛有“肉中之上品”的盛誉。

  ●环江香猪属中国珍稀猪种,全身呈黑色,个头小,产于该县东北部特定的地理区域。2003年通过环江香猪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认证,由此正式成为合法的可以在国际贸易成员国间流通的优质畜产品。环江香猪含有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各种指标均优于普通猪种两倍以上,清香可口,多食不腻。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东北部高寒山区的几个乡镇,是本地特有品种,以传统的土法土养,每只一般不到1.5公斤,肉厚质嫩口感鲜。

  ●环江香糯以驯乐长白香糯为最佳,因其稻穗丰盈硕大,颗粒饱满,香味特异而闻名,素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的赞誉。

  图为环江“五香”中的香糯、菜牛、香猪生猪及腊制香猪肉。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东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总人口40.54万,境内居住着毛南、壮、汉、苗、瑶、仫佬、水、侗、回等13个民族同胞,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2.2%,其中毛南族人口58988,占总人口的14.38%。

  环江历史悠久。秦时大部分属桂林郡;唐朝设置环州,下辖正平、思恩等8县;清属庆远府。民国时期至解放初,分为思恩县和宜北县,1951年8月两县合并为环江县。1986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环江国土面积居广西县级第四位,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县、广西桑蚕基地县和广西重点林业县之一。环江地处多成矿地带,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达25种。其中煤储量达6836万吨,有“煤海”之称,是广西唯一的无烟煤基地;铝锌储藏量为35万吨,被称为大西南铝锌之乡。环江水资源蕴藏量大,全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30多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16公里,水电蕴藏量10.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4.65万千瓦。环江特色产品名扬区内外,最负盛名的有:凉席、菜牛、香猪、香糯、香鸭、香菌等。环江香猪是广西唯一获得原产地理标志注册证书的特色产品;环江菜牛自古驰名中外,有“肉中上品”之称。环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广西绿化模范县,全县有林面积达27.06万公倾,拥有木论、九万山两个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环江是全国最大的贫困人口异地接收安置县,1993年以来,先后接收安置都安、大化、东兰3个县(自治县)近6万贫困人口,为广西的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居住在环江的毛南族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毛南族与其他民族群众和谐共处,关系融洽;毛南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多彩,毛南山乡素有“歌海”之称,唱山歌成了毛南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有人就有歌,有歌就有节”之说。毛南族的民间艺术还表现在舞蹈和体育上,毛南族木面舞(也称为傩面舞)是毛南族民间舞蹈的代表,曾经东渡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演出,深受好评。体育项目有同顶、同填、同拼、举石锁等,多姿多彩,悠久绚丽。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河池市委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勤劳朴实的环江儿女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谱写一曲曲壮丽凯歌,取得一个个巨大成就,全县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预计2007年全县GDP完成22.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13倍、29.9倍和34倍。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全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通车里程从1987年的398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500公里;现代通信、信息网络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370元、城乡居民储蓄金额达20.3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7.3倍和32.5倍。

  20年来,环江人立足资源,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预计2007年全县桑蚕产业和糖蔗产业总产值分别达3.78亿元和4.13亿元,香猪和菜牛产值达1.64亿元,速生丰林面积30.3万亩,林板加工产值8000万元。随着支柱产业的不断升级,特色工业和龙头加工企业迅速崛起,预计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8亿元,是1987年的34倍多,2006年被自治区列为“全区县域工业试点县”。预计到2007年末全县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4个,总投资达54.19亿元。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单位”、“全区异地安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通过国家级“普九”教育目标验收,环江高中成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县的呈现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当前,环江正以自治县成立20周年为新的起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努力把环江打造成为产业发展强县、生态建设强县、社会和谐强县。

  回首光辉岁月,环江人激情满怀;展望锦绣前程,环江人信心百倍。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环江一定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描绘出更加美丽的新画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