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吉 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一个叫“能量补充站”的早餐店,每天早晨都是宾客盈门,许多顾客是专程来这里喝鲜牛奶的。如今,在这个偏远的桂东北山区县,人们每天喝鲜牛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得益于该县近年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奶水牛产业。

  富川有广袤的山地和草场,这里的农民素来依靠山地草场发展水牛养殖,富川水牛因品种优良、体型高大、繁殖成活率高而享有盛誉。现在,全县有水牛6万多头,其中母水牛就有3.8万头,年出栏商品牛近4万头。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富川实施牛品改工程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该县积极争取自治区科技厅的项目和资金扶持,通过项目带动战略把奶水牛产业发展成为了一个富民朝阳产业。

  为做大做强奶水牛产业,实现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双丰收,富川县建立县乡村牛品改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宣传和科技培训。采取墙报、圩日等定点定期宣传和科技大篷车流动宣传相结合、技术骨干培训与普通群众培训相结合、专家进村入户培训和养殖大户现场说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借助广西大学动科院、区水牛所等技术单位之力,推动全县水牛品改和奶水牛产业发展。“奶水牛集约化养殖综合技术示范”是该县实施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项目之一,通过建立站点、引进推广、示范带动的方式,在全县建立人工授精配种站(点)25个,建立朝东镇等7个示范乡镇和富阳镇巩塘奶水牛养殖示范村等15个示范村。该项目在2003年开展人工授精6194头,当年产下杂交牛仔1425头;2004年开展人工授精6345头,当年产下杂交牛仔2318头。数字的逐年递增充分说明了科技对奶水牛产业的有力支撑作用。

  以龙头公司拉动、科技示范户带动,是富川县壮大奶水牛产业采取的另一项重要举措。该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分散生产、集中经营”的原则,建立养殖基地,培育了富川奶业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户”的发展模式,并以公司的奶水牛养殖示范场为中心,辐射带动富阳、朝东、麦岭等乡镇的农民大胆养殖奶水牛,全县奶水牛产业企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富阳镇巩塘村农民唐老伯自从饲养了4头奶水牛后,每天生产牛奶的收入就有120元,仅此一项实现年收入4万多元,成了村里养牛致富的典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