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4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莫丽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10月份以来,金城江区六甲镇九怀村村民莫自兵一家忙得不可开交,全家人忙着拉羊进城销售。“老板要货要得急,有的都亲自跑来拉,”莫自兵满脸喜悦,“以前吃救济,生活没指望。政府扶持我上了养羊项目后,收入增加了,盖了新砖房,致富信心更足了。”   

    近年来,金城江区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济扶贫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至目前,该区49个贫困村已有41373人达到年人均纯收入924元以上稳定解决温饱目标,占49个贫困村总人口59111人的70%。   

    基础设施薄弱历来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近年来,该区立足于解决贫困村交通难、饮水难、用电难等农村群众最急需、最困难、最基本的发展难题,坚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努力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牢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自2003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709.8万元、信贷资金1091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716.6万元,建设大小项目达4000多个,建成了通村四级公路15条94.3公里;村屯级道路99条195.3公里;饮水工程4处;建沼气池3588座,各项目实施累计受益人口达130915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05年,该区吹响“整村推进”号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首批21个贫困村进行整体扶贫开发。在整村推进过程中,该区积极创新扶贫方式,选准带动面广、辐射力强的特色产业,利用财政支持、信贷扶贫,在贫困村扶持一批龙头产业。通过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扶持,目前,金城江区49个区定贫困村开发种桑养蚕8960亩,推广增效施肥22000亩,建成种桑养蚕专业村7个、养殖专业村5个、良种培育专业村1个,共改造和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万多亩,呈现出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扶贫效应。六甲镇九怀村拥有丰富的山场资源,2006年,该区投入信贷扶贫资金7.62万多元,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引导农民发展以养羊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当年仅畜牧业一项使农民增收人均80多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3元,比上年净增139元。

    该区还积极转变“重物轻人”观念,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以会代训、课堂与现场结合等多种方式,狠抓农村实用技术、乡村能人、非农技能、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4年来,该区共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大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基本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006年底,该区首批21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已全部实现村委会所在地通电话、村委会有办公用房、通道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的目标,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9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