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0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卓敏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力推进临海临港工业,发展壮大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城郊农业。”港口区这“三步曲”奏响了加快发展的最强音。

    去年,港口区经济发展创历史最好记录: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4.39亿元,增长17.5%;财政收入1.19亿元,增长31.5%;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港口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集中全区干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经济发展再创佳绩。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76亿元,增长20.4%;全部工业总产值12.61亿元,增长48.88%,财政收入达1.12亿元,增长86.5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6398元,增长24.4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08元,增长18.13%;其它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良好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它是港口区委、区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努力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指示的结果。港口区在发展中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港口资源型加工业和非公经济为方向,服务辖区内大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大中小企业并举,不断加快推进临海临港工业发展。在全力服务好自治区、市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中,大力开发配套产业,吸引更多相关工业项目落户。为了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完善渔洲城、公车等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使入园企业增多。目前,这两个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广西沿海工业园区建设的新亮点,渔洲城工业区已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黄磷加工出口基地。

    大港口、大工业发展必定带来商贸物流等产业的繁荣。近年来,港口区不失时机地以大宗货物集散与疏运为重点,大力发展为大西南、中国-东盟市场的商贸物流业,加快完善企沙渔港、潭油码头、万鑫等物流设施,引进有实力的水陆联运企业落户。通过大力发展中转服务业、加工贸易、边境贸易等,改造提升商贸、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去年以来港口区新引进物流企业12家,私营企业520家,个体工商户5000多户,从业人员近万人。为了加快旅游发展,港口区重点抓好光企半岛沿海旅游景点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突出“海湾、渔家、休闲”特色,建设“小农庄”、“小海岛”休闲设施,并引进资金雄厚的外地企业集团投资亿元建设五星级大酒店项目及投资开发天堂滩旅游项目。

    结合新农村建设,港口区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城郊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海产品流通业。该区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突破口,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为重点,加快咸酸田改造、高位池养虾池塘建设、城郊闲置土地利用和光企东部浅海滩涂开发,稳步发展海洋渔业和城郊农业,着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以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港口区“三步曲”加快了城区、城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临海工业、商贸物流、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天的港口区呈现出工业化成效显著,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有新突破,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可喜局面。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