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彭艳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横县云表镇如今号称是全国桑蚕生产第一大镇。要问这“第一”的头衔如何得来?镇领导和群众异口同声:“科技支撑!”

  近年来,云表镇认真落实“科教兴镇”战略,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采取“科技+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带富了一方农民,培养了一批人才,扶强了龙头企业。2006年底,该镇拥有桑园面积3.8万亩,养蚕户1.3万户,全镇养蚕18.18万张,鲜茧产量7180吨,产值1.75亿元,实现蚕农人均收入3300元,蚕农人均增加收入1716元,种桑养蚕成为农民的第一收入来源。

  该镇通过建立桑蚕专家大院,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专家为主体,以农民为直接对象,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并根据桑蚕产业发展和群众的需要,聘请一批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为农业科技顾问,在田间地头、龙头企业和县科研机构建起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专家大院旁还设立了科技试验田和示范园,这样一来,专家进了大院门可以开展科研和技术培训,出了大院门还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农户与专家直接“联姻”,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该镇还立足于自身的产业现状,通过开展“桑—蚕—菇”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开发,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举措产生的结果,一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二是促进了该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茧丝绸业贸工农一体化的进程;三是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形成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循环经济模式,对全区其他县乡镇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四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科技引领,旺庄村委镇兴村已经培育成横县种桑养蚕的专业示范村,蚕农人均收入位居该县前列,涌现出一批桑蚕种养大户,韦有陈就是该村靠小蚕共育致富的典型代表。他今年种植桑园18亩,经营小蚕共育室120平方米,全年共育蚕种1500张,收入19万元,除去蚕种成本及雇工费用,纯收入达12万元,成为镇兴村靠种桑养蚕发家致富的领头人。在韦有陈的带领下,镇兴人正朝着小康生活阔步迈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