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文生 潘高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仲秋时节,德保县处处呈现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景:总投资超过110亿元(含外部工程)的广西华银氧化铝项目一期工程第一条生产线将于近日投料生产,总投资1.6亿元、日处理甘蔗3000吨的德保县华宏糖业有限公司制糖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总投资超1亿元、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的德保城北区新城及农贸市场已经建成,新引进的总投资3亿元的电解二氧化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装机容量3×1250KW的德保县云河水电站已经竣工发电,年产铸钢6000吨的德保铸钢产品技改项目竣工投产……

  “过去,德保经济发展的弱势在工业,现在,我们的潜力在工业、希望在项目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使之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和财税收入增长的助推器,使全县经济驶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县委书记唐咸历一语中的。

  栽下梧桐引凤凰

  项目发展离不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优惠政策的出台。德保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优惠的招商政策能引来项目,但不一定能留住项目,关键要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德保县在一手抓招商的同时,一手抓投资环境建设。今年初,该县新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降低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使客商和企业最低门槛进入,最低成本经营,最高效益回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真正让客商放心、安心和舒心。今年1至9月,该县计划投资5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共5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3.6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22亿元;续建项目共110个,计划总投资109.3亿元,1至9月已完成投资21.37亿元;已有36个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2.62亿元。

  该县还通过激活民资投资创业推动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各类项目建设,鼓励全民创业,着力营造民营经济“铺天盖地”发展之势。今年初以来,有300多位在外创业有成的德保籍人士纷纷回乡投资,引发了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的“凤还巢”现象。1至9月,该县相继引进了木材加工、粮油加工、棉纺织、新型材料及化工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个体私营企业76家,注册资金达1.2亿元;全县个体工商户达7026家,注册资金超过7000万元。

  搭建平台促发展

  德保县按照“产业相近、产品关联、优势联补、综合利用”的原则,走“以园兴工”之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使工业园区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型板块。今年上半年,该县除继续抓好城东重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马隘氧化铝配套项目工业园和足荣工业园两个新的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资金匮乏的不利因素制约下,德保县拓宽思路,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搞园区建设。2006年以来,该县投入近1000万元,完善园区道路铺设、供电主干线架设和供排水管网线路改造工程。目前,马隘工业园的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10家砂石厂已竣工投产,华银铝配套项目3家石灰厂建设已接近尾声;足荣工业园区已开工建设,乙炔厂、保温材料厂等10多家企业陆续入园建设。园区作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其优势已初步展现,产业聚集效应蓄势待发。此外,该县特别注重科技投入,对一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县鑫升水泥厂投入技改资金1500万元,技改后年产能从原来的3.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8-10万吨,新上20万吨技改和40万吨粉磨站项目,年产水泥可达25万吨。铁合金厂亦投入资金700多万元用于完善环保设施和技改。

  重“量”更重“质”

  德保县在大力抓项目、上项目的同时,重“量”更重“质”的理念也贯穿其中。在项目引进上,积极做好筛选甄别工作,严格把好项目入口关。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不符合环保的,项目再大、经济效益再好也拒绝进入。一外来企业有意在某乡投入超过千万元的项目,但经过论证其排放不合格,忍痛砍掉。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有广阔发展前景、带动性大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引进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涌现出一批新竣工、续建、新开工和即将开工的大项目。德保华宏糖业有限公司日处理甘蔗3000吨制糖项目是“百企入桂”项目,工程总投资1.6亿元,今年3月开工,预计到2008年1月可竣工投产。项目竣工投产后,首年即可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依托项目带动全县群众新种植甘蔗3.62万亩。今年6月10日,该县新引进的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在该县足荣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今年底可建成试产。

  1至9月,该县各项经济指标又取得了大幅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5850万元,增长17.2%;全县一般性财政收入完成1.39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40.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亿元,增长19.3%。重大项目建设已成为德保县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