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勇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县甘圩镇社区蔬菜种植大户甘爱宁,在自家的蔬菜地手把手地指导菜农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在他的带动下,该社区蔬菜冬种面积达500亩,使农民人均增收120元。这是武鸣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开展大培训活动,党员干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写“增收菜谱”,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的一个缩影。武鸣县共有农村党员10865人。经过培训,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12万多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

    该县以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由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科技、扶贫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农村党员大培训组织领导体系。各镇、各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县、镇、村三级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上下联动,共同推进。一是根据大培训的实际需要,多渠道选派、选聘教师,把机关领导、县镇党校教师、乡土教员、企业技术员、涉农部门技术员等整合为农村党员大培训的师资库,按照知识结构、专业技术等进行分类,建立了拥有280名教员的各类知识师资库,117个培训基地,其中法律法规等理论培训基地27个、种植技术培训基地48个、养殖培训基地42个。二是在项目示范基地建立“农家课堂”,以致富党员、经济能人、土专家、农技协会员、科技特派员等为教员,用本地方言答疑解惑,现场说教,有效地解决农村党员听不懂、看不明、学不会、记不住的问题。目前,全县共建立“农家课堂”102个,其中示范课堂36个,开展“农家课堂”培训251次。三是整合部门培训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先后开展了以“科技下乡集中行动”、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引领新农村”“百万农民就业培训”等为中心的主题活动,把超级稻种植、高产优质马铃薯种植、速生桉种植、黑山羊圈养等实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项目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开展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不仅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而且有效地解决农村党员科技知识陈旧、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提高他们带动农村党员、群众致富的能力。该县桂科养猪协会秘书长袁建生自己投资3万多元建起一间配置有课桌椅和电教设备的教室,积极把自己掌握的“发酵木薯渣养猪技术”传授给农村党员群众。今年1月份以来,袁建生共举办集中培训班4期,培训县内外党员群众450多人次,并带动12个养猪户使用发酵木薯渣技术规模养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