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到那坡县平孟镇采访时,在平孟镇越南商品专卖一条街,看到许多外地人在采购越南商品。已在平孟镇做生意多年的越南列女士告诉记者,她主要经营越南香水、药材、糖果及手工艺品,每月收入3万多元。
那坡县与东盟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把握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那坡县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那坡在加强边境口岸、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口岸升格有关工作,加强内引外联,多次组织代表团出访越南,就旅游、矿产、边贸口岸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洽谈,扩大了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上半年那坡县进出口总额达1696.79万元,边民互市日趋活跃,边民互市贸易总额达1164.38万元,同比增长68.88%。
发挥沿边优势 促进边贸发展
那坡县南部与越南高平、河广、通农、保乐等五县接壤。国家二级口岸——平孟口岸是广西南端的陆地口岸,是中国西南部进入越南的前沿,也是西南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汇聚的枢纽和集散地。自边境口岸开通以来,那坡县从越南进口以木材、中草药、矿产品和农副品等为主,向越南等东盟各国主要出口玩具、生姜等。今年以来,那坡县坚持“开放促进边贸,以边贸促进开放”的原则,积极主动与越南高平、河江两省政府协商,搭建贸易发展平台,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口岸经济发展。
越南高平省内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平孟口岸与越南河广、通农两县的大型铁矿场距离仅有18公里,那坡县与越南对接进口铁矿有很大优势。目前,那坡县大力发展小水电站项目,新增了5家冶炼加工厂,拥有丰富的电力发展资源和雄厚的技术设备。该县投资80多万元建设的平孟口岸货场投入使用后,将使平孟口岸可以进行进口越南铁矿及出口焦炭等大宗贸易。
平孟口岸升格已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口岸升级成功,势必会使本地区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也将带动那坡县城乃至整个百色的经济发展。
县委书记罗荣剑对那坡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今后5年,那坡县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推进,中越两国“两廊一圈”的构建,为那坡的发展提供了国际空间。从国内看,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那坡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将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等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特别是交通、能源、物流、商贸、城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在近年内建成,一批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也将在近年内建成投产受益,这些都将给那坡县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那坡将进一步加大对口岸、边民互市点和边境集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平孟口岸提级申报工作步伐,借助南昆高速公路打造那坡路网建设,逐步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加大人流、物流、信息流。同时,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进出口贸易和边民互市,充分利用沿边公路贯通后的有利条件,引导边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沿边乡镇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沿边经济的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服务软环境
那坡县拥有207公里长的边境线,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除平孟口岸外,还有7个边民互市点。多年来,该县一直把“发展沿边经济、扩大对外贸易”作为全县的重要经济工作来抓,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做好边民互市,力争今年内把平孟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
近年来,那坡县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投入资金,不断完善平孟口岸和几个边民互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平孟检疫大楼、平孟口岸验货场,并对百南、念井、那布等7个边民互市点的街道进行硬化,加强与越南接壤地区的道路建设。同时,为了实现边境贸易资源优势互补,该县在沿边公路线4个乡(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种植八角、玉桂、西瓜、茶叶等。此外,该县还不断挖掘边民互市贸易潜力,使贸易方式形成小批量、多批次、交易快捷的特点。今年上半年,边民互市贸易额达1164.38万元,同比增长68.88%。
为了进一步搞活边贸,该县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分别到越南高平省的保乐、通农、河广等3县举行定期会谈,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边境经济贸易问题交换意见,并就如何开发双边的经贸问题进行探讨,加强了沟通。平孟镇还组建了经济协作办公室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并开通镇长手机热线,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平孟镇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完成新开发区道路硬化和旧街道改造,实现了街道绿化、亮化。该镇已引进浙江、福建及区内的玉林、南宁等客商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黄腾素加工厂、植物提取厂、中草药综合收购场等。在规范边民互市点、越南商品一条街、平孟口岸验货场管理的同时,平孟镇利用领隘公路开通的便利条件,落实征地2.8亩,使领隘边民互市点得到开发。
那坡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海关在业务现场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的预约值班工作制度,对企业申报的进出口货物,保证正常进出口通关手续畅通无阻;检验检疫部门在办理口岸货物进出口手续上,简化工作程序;边防检查站实行了24小时轮流站岗值班制,杜绝了人员进出口安全隐患和停车待卸现象,提高了通关效率,给边贸企业带来了方便。
打造黑衣壮品牌 拓展旅游产业链
“吞力”,壮语意思是“坚硬如铁的石头”。吞力屯,距那坡县城以北15公里,大山环抱。如今,这里已是黑衣壮招牌式的旅游景点。只要村里的高音喇叭一响,全屯的男女老少就会拥到村口,以打鼓、唱歌、敬酒等过节般的方式迎宾。在古老的村寨里,迷人的歌声、动人的舞蹈、诱人的酸肉、醉人的米酒,都能让游客们享受到奇风异俗的美妙。
“尼的呀,青山不老歌不断,山歌年年唱春光……”在第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黑衣壮一曲“尼的呀”不仅让现场观众欣喜若狂,也一下子声名大噪。各种有关“黑衣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研讨会、推介会一个接一个,随后《黑衣壮人类学考察》、《中国黑衣壮》、《黑色魅力》等一批批文化成果引发了轰动效应。该县“尼的呀合唱团”从中央电视台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去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的呀”光荣上榜。
该县还把打造“黑衣壮”品牌作为实施“文化名县”战略,通过“文化招商”,转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今年4月5日,由江苏、浙江、广东等外地客商投资开发的那坡县黑衣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黑衣壮绿色饮品有限公司、黑衣壮缫丝厂等8个招商项目同日落户那坡,这8个项目总投资额6.5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4.6亿元。
投资开发广西那坡老虎跳跨国漂流项目的业主更是把“黑衣壮”带进了越南,投资1500万元在景区内创建“黑衣壮民族民俗风情园”,让游客领略跨国漂流带来的惊、险、奇、趣的同时,也感受到黑衣壮特色文化的魅力。
为把以黑衣壮民俗之旅为龙头的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百色、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旅游的新亮点、新热点,今年以来,那坡县着力抓好吞力黑衣壮民族风情园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动工建设达文黑衣壮民族生态博物馆,加快推进百南乡老虎跳大峡谷跨国漂流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介旅游产品。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70万元,其中以吞力黑衣壮民族风情园为重点,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0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还抓紧对黑衣壮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开发、推介,以“黑衣壮”命名的黑壮人家酒、香米、茶油、黑粽等特色食品和黑衣壮缫丝、黑衣壮高档木质地板等已打入国内市场,部分产品还打入越南,走进了东盟市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