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克超 莫新鸿 邓建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春风劲吹左江岸,今朝风景更不同。今年以来,扶绥县可谓喜事连连:4月下旬,该县荣获“2006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榜首;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在四川成都召开的首届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交流会上,该县又被评为“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首次跻身于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

  记者日前到扶绥采访,看到多个工业园区的崛起、骨干企业的壮大、城市面貌的巨变。“要毫不动摇地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坚持以项目张扬优势、配置资金、推动发展。”该县县委书记方青的一席话让人感悟到的是扶绥人落实科学发展观、阔步建设经济强县的自信。

  “亿”,作为一个量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过去,扶绥人数得少或不敢数,而今,随着一个个“亿元项目”的落地、产业集群的崛起,扶绥人数“亿”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

  “亿元项目”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2003年初,新一届县委成立后的一次县委常委会上,专题研究大项目建设。常委们数来数去,全县也只有两个过亿元的项目。“亿元项目”的囊中羞涩,使扶绥县的决策者们看到了差距,全力实施大项目建设的思路也跃然形成,全县上下的力量都往这里“聚”。

  有了鲜明的目标,前进的脚步迈大了。当年4月,扶绥县就成功与广西西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建设山秀水电站协议,并于当年10月动工兴建,项目投资达6.4亿元;8月,该县又与安徽海螺集团在南宁正式签订协议,规划建设三条生产线、总投资15亿元、最终形成年产500万吨规模,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的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项目, 项目于当年动工兴建……。2003年,全县新引进项目30个,引进项目投资资金13.12亿元,同比增加10.92亿元;新开工项目83个,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的大项目13个;全年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46个,比2002年多了12个。全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52亿元,同比增长17.27%,实现利润1.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246.25%,工业经济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全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四个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收入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19.3%,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2.75亿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2036元,同比增长184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54.58%。2003年,扶绥县首次被评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

  几年下来,扶绥县的亿元项目遍地花开。亿元项目,对于扶绥人来讲,已从“捉襟见肘”到“数不胜数”。仅在2005年,这个县续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60个,其中过亿元的9个,总投资45.19亿元。

  立起“大个头”崛起产业群

  为了让骨干企业“长个头”,扶绥县实施了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扶优培强”工程,大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和项目、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品牌,短短几年间,扶绥崛起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县内的两家制糖企业——扶南东亚糖业公司、东门南华糖业公司经过技改后,日榨能力分别达到了1.8万吨和2.1万吨,成为全国制糖企业日榨能力最大的品牌企业,2006/2007年榨季,全县产糖57.95万吨,糖业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上缴利税的77.77%和78.32%;山圩剑麻工业园、福园剑麻公司、扶绥天然纤维制品公司等三家剑麻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地壮大,仅今年上半年,三家剑麻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3500万元;投资7亿元的扶绥海螺水泥公司一期项目自2005年8月建成投产以来,生产经营运行平稳良好,今年上半年,已经生产水泥98.94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17亿元,实现利税0.73亿元……制糖、剑麻、建材、林业、化工、矿产等一批重点行业和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并实现了重要的突破。

  为了骨干企业的膨胀和产业集群的壮大,2006年,该县又开工建设了2个上亿元的大项目:投资5.3亿元的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扶绥县年产5万吨谷氨酸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谷氨酸5万吨,生产有机肥9万吨,年生产总值达4.6亿元,可实现利润3900万元以上,上缴国家税金4000万元以上;投资8亿元的扶绥海螺水泥二期项目于2006年6月动工兴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实现年利税超1亿元;今年5月31日,投资5亿元、自治区统筹推进项目——东亚扶南精糖有限公司精制糖项目开始动工兴建,该项目是目前国内首条二步法精制糖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蔗1万吨,年产精制糖18万吨。项目配套生物能源发电,利用可再生能源――蔗渣进行企业自备电站发电,满足二步法糖厂用电之需求,形成循环经济链。三个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该县的制糖、建材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拉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高瞻远瞩的新一届扶绥县领导班子又制定了新的目标,宏伟的目标展现在眼前:到2010年,蔗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剑麻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建材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跨越发展再上新台阶

  扶绥数“亿”,首先在思想上“数”。2006年,以县委书记方青和县长吴强为班长的扶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开展“千企百户万人”问卷活动,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继往开来、跨越发展”大讨论,让全县干部群众丢掉思想包袱,放胆、放手去发展。

  扶绥数“亿”,在创新机制中数。县里提出了党政领导干部成员三分之一时间用在招商引资上,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三分之一的精力和力量抓招商引资,机关三分之一人员用于抓招商引资。坚持“三个一”的办法:一月一报,两月一查,一季一看,现场打分评议。

  扶绥数“亿”,最根本的是在实干中数。扶绥县开展了以争创干事创业的好班子,争当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为内容的“双争”活动,摆开擂台赛,让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扶绥数“亿”数出了新气象,数出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2006年,全县新开工项目62个,投资总额19.02亿元;续建工程项目25个,投资总额15.49亿元;竣工或部分投产项目12个,投资总额5.47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26亿元,同比增长64.17%;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5亿元,同比增加16.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67亿元,同比增收1.3亿元,增长38.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199元,同比增收576元,增长21.9%;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19元,同比增长29.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21.1%。地方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个数和工业企业的利税都以成倍增长,扶绥县也因此荣登“2006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榜首。

  关山初度尘未洗,大江歌罢再扬鞭。不骄不馁的扶绥人并没有放慢发展的步法,今年1~7月,全县新开工项目54个,同比增加19个;总投资9.8亿元,同比增加4.9亿元;续建项目63个,同比增加23个;投资总额30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其中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6个。在项目的拉动下,全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上半年全县GDP达到20.69亿元,同比增长12.8%;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4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27%……

  扶绥──一个在数“亿”中崛起的城际型经济强县正屹立于左江河畔……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