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王滋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州县进入9月以来,筹措资金4300多万元,开工兴建一批以完善城市功能,关注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这标志着该县着力建设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西“北大门”新形象,浓墨重彩地迈进了一大步。

  全州县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该县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制定了市容环境“一年明显改观,三年内大变样”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广西“北大门”新形象。

  全州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花巨资专门聘请国内一流的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教授对县城进行总体规划以及对重要节点、重要路段进行科学规划。

  9月初,该县多方筹措资金4300多万元,相继开工建设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将县城入口门户飞鸾桥进行装修改造,将桥两边桥栏镶嵌花岗岩大理石、安装景观路灯,在桥两头设置景观平台;将城西原有秩序混乱的大圆盘交通岛进行改造,并设置安装县城标志性雕塑;铺设改造城西大圆盘交通岛至全州高中段1.5公里长的慢车道和绿化隔离带,建造人行道;铺设改造城南一至三板大桥和北门大圆盘到渡槽人行道的铺设改造;建设横跨万乡河、总长110米的湘源大桥,以带动城南区数百亩土地开发,拉大县城框架。为此,该县落实四家班子相关领导具体负责项目的措施,对每一个项目都层层签订了责任状。

  该县不仅注重“面子”,更要“里子”,投入财力专项整治和改造小街小巷乃至“边角旮旯”。该县县城湘山路位于全州高中对面,原是一条古马道,由于年久失修,平时路面积水成塘,泥泞不堪……县政府将这条路列入小街小巷改造项目的第一个,并于日前正式启动改造,改造后的湘山路两边人行道将铺上青石板,还原为当年的古朴风格。县城朝京路在60年代就是繁华的商业街,由于历史原因等,该路乱搭乱建严重,卫生状况较差,该县对这条路进行整治和拆迁,并安装了路灯,居住在该路段的80岁高龄的石金秀说:“街道从未像现在这样亮堂干净!”

  (王滋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