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深入开展消除城镇居民“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简称“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至8月底,该县城乡“双零家庭”已落实就业援助2169户共2169人,占全县“双零家庭”户的82.66%。其中,城镇家庭“零就业”现象全部抹除,喜获“一百分”。
8月30日,记者来到住在武宣县城老街区的覃秀团一家走访。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典型的“零就业家庭”,靠在家卖点小百货维持生计。了解到县里落实就业援助的信息后,覃秀团马上去报了名,在服装班接受培训三个月,自感“收获不小”。她说:“学了点技术再找工作肯定容易些。希望有份比较固定的事情做,收入稳定,小孩读书也安心。”
像覃秀团这样的“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今年以来成为武宣县党委、政府关心的民生大事。年初,该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入户调查工作,共完成城镇“零就业家庭”调查材料汇总3853户、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调查材料汇总7.93万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廖武谊说:“调查摸底真正做到不留死角!档案材料全部输入电脑,20年后都还有用!”最终经过审核、公示,确定城镇“零就业家庭”193户、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2089户。
为解决“双零家庭”就业问题,该县努力拓宽渠道,或组织培训后送出去打工;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或就近安排推荐就业。武宣镇劳动保障所所长廖桂华说:“就业援助方式很多,但培训更有帮助。”该县今年实施“能力促进就业计划”,已组织各类培训58期,培训6443人,新增劳务输出1.08万人。廖桂华说:“培训结束会发给全国通用的结业证书。外出做过工的知道这本证书有用。没拿到证就出去做工的,回头还跑回来催要呢。”
对年龄相对较大、就业相对困难的“4050”人员,该县则采取由政府埋单的方式,优先安置公益岗位解决就业。县委书记彭进瑜说:“结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政府出钱买岗位,每个乡镇拿出10个清洁岗位,保证乡镇清洁有人落实、‘双零家庭’有钱养活。”该县还将所有县直单位的门卫一职定为公益岗位,由县劳保局统一调配。加上各单位的清洁轮值人员和县城环卫工也全部安置“双零家庭”人员,一举落实了300多个公益岗位。
该县坚持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定期回访,不断更新,逐步建立了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武宣镇党委组织委员、副镇长欧利发告诉记者:“消除‘双零家庭’这个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时刻关注掌握情况的变化,发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从6月底到8月底,该镇新增62户“双零家庭”,全部得到了就业援助。
县委书记彭进瑜分析说,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是消除“双零”工作的难点,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落户武宣,实行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消除‘双零’的根本,也是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根本。下一步将加大引导,争取早日把另一个‘零’抹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