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丽君 廖东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把“八桂先锋行”、“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引向深入,9月1日,马山县全面启动了以“情系外出民工、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留守老人”为内容的“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并以开展“六项活动”,实施“三大工程”为抓手,将活动向纵深开展。

  六项活动,关爱在流淌。一是开展综合培训活动,对留守人员进行大规模专题培训。农业部门重点对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免”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科技部门积极开展“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活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保姆、务工经商等劳动技能培训等。二是开展亲情互动活动。给劳务输出人员发一封信或一组手机短信,提醒他们对留守亲人的关心。三是开展爱心结缘活动。组织党团员和社会热心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担任“代理家长”、“爱心家长”、“校外辅导员”等,并面向社会招募“亲情志愿者”开展爱心活动。四是开展卫生义诊活动。县、乡、村卫生医疗部门,组建党团员义务医疗服务队,为外出农民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人群义诊,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医疗跟踪服务。五是开展爱心助老活动。以户为单位为留守老人确定结对帮扶人员,给留守老人送去温暖。六是开展“四下乡”活动。组织文化、医护、科技、法律工作者“送文艺、送医疗、送科普、送法律”下乡进村活动。

  三大工程,情意暖人间。首先,实施“阳光工程”,帮扶农民工实现就业创业。重点整合县委党校、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力量,多渠道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强与发达地区厂家合作,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率。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内转外输,鼓励离乡离土、进厂进城。认真落实税费、融资等优惠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其次是实施“花蕾工程”,帮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设立“心语”等心理咨询场所。在中小学校开办家长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办培训班等形式,把儿童教育知识送给家长或隔代家长,并邀请儿童教育专家授课,马山电视台负责定期播放授课内容,制成光盘发放到各村电教点播放。再次是实施“夕阳工程”,帮助农村老人过上幸福生活。多途径改建、扩建或新建一批养老托管机构。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力争留守老人参合率达100%。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党员义工服务队”、“爱心小分队”,帮助留守老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农忙季节,帮助无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做好播种和收割,确保生产正常开展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