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4日 来源:平果县委办 作者:徐广成 隆向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平果市以旅游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经济发展模式,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截至2007年8月底,敢沫岩风景区和芦仙湖景区共接待游客15000人次,门票收入4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76多万元,实现了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新突破。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旅游,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观念,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为此,平果市抓住市委、市政府“把百色建设成为广西旅游重要一极”这一历史机遇,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加快旅游业发展。通过近几年对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提出了近期内该县旅游开发工作的总体详细规划,以开发一两个旅游景区为重点,全面打造“一路”(324国道平国旅游带)、“一江”(右江绿色生态风光旅游带)、“一城”(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四大旅游区”(县城旅游区、旧城旅游区、平治河旅游区、濑江河旅游区)。通过规划,使全县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按计划有步骤、有效率地进行。通过发展,目前平果市已成为南宁壮乡绿城公务商务旅游区和百色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互动的桥头堡,成为南宁市大旅游圈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和假日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要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优良的发展环境。平果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度假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财政性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规定:在平果旅游区内开发的项目,无偿划拨土地,属于荒山荒坡的按征收农民的成本价供地;投资创办经国家专门机构确认的四星级以上(含四星级)酒店、且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以上的,以招、拍、挂方式供地50亩,客商按出让成交价足额支付土地出让价款。在酒店竣工并通过自治区级四星级酒店评定后符合国家评定标准,并领取国家颁发的四星级酒店证书三个月内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人民币等。同时,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旅游宣传,重点向外推介布镜湖旅游风景区开发、芦仙湖风景区开发、那劳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敢沫岩风景区开发等系列风景区,目前四大景区都已完成投资开发建议书。

  平果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平果铝,又有瑰丽神奇的黎明敢沫岩,有广西乃至西南规模最大、制作最精美的明代土司陵园,有吸引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游人的千古之谜——崖洞葬棺,……是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的旅游富矿。该县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特色,把敢沫岩风景区和芦仙湖景区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壮族文化大观园,把平果铝打造承现代铝工业游。在旅游线的建设上,树立精品意识,发展一批小而精、大而特的景点和项目,努力打造一批“精品”、“极品”项目。今后五年,该县将重点抓好敢沫岩景区后期开发、那马水库休闲度假区、布镜湖景区等一批景区景点的建设,打造“铝城观光”、“嘹歌文化”、“平果风情”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县城旅游区、旧城旅游区、平治河旅游区和濑河旅游区“四大旅游区”及一个环县城的休闲娱乐和休闲度假带的整体布局。

  此外,该县还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培育市场主体,一靠“联”,二靠“引”。“联”就是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联合重组,引导规模实力较强的各类旅游核心企业,组建“联合舰队”,实行规模化、一体化经营。“引”就是要通过扩大旅游业开放,创造条件,把国内外的旅游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来,加快与国际大企业的对接,争取更多的外商资本进入平果。积极策划并成立一家旅游公司,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统一开发、管理、经营全县的旅游景区、景点。加强对导游、船工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质量;通过引进和培养旅游管理服务人才,迅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旅游队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