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4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黄福兴 黄镜天 吴丽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金秋,踏着五彩斑斓的秋色,走进被誉为“全国香蕉之乡”的浦北县采访。无论是一个个林果育苗基地,一片片农业科技示范样板,一条条通往山村的水泥公路,还是那县城周围正建设之中的县城工业区二期等一大批城建项目。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派加快发展的新景象。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浦北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不变的一个认识,就是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是该县加快发展的关键。然而,怎么发展,如何突破的问题,却历经阵痛。纵向比,浦北的发展是历史性的;横向比,与周边县区的发展有明显差距。要加快发展,必须抢抓机遇。近两年,该县牢牢把握国家能源发展和中小水电开发优势,立足县内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加强中小水电项目的立项、引资工作,全面推进中小水电开发进程。目前,全县共有小水电27座,装机容量达13540万千瓦。这是浦北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广东大量密集型企业转移的有力机会,浦北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323”工作思路,从县情出发,把发展形势置于大开发、大发展的全局,制定了“强力发展工业,快速扩大县城,稳步提升农业,积极培育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建设立县、招商引资强县、科技教育兴县、文化旅游促县、电力边贸活县”的五大主体战略;抓好“结构调整、民营经济、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五项重点工作,倾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编织、烟花炮竹、制药、建材、缫丝、蔗糖、矿业等七大支柱产业。

  项目带动经济提速

  今年1一7月,浦北县续建或新开工“百项工程”项目79个,累计完成投资总额达36687.8万元;其中,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6462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140万元.,同比增51.1%和20.8%。经济增长速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呈现出项目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这是浦北县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突破。

  县委县政府结合对县情的明晰和中央扶持西部政策的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贯彻“一手抓干部、一手抓项目”的工作举措,把2005年确定为项目年,全面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等项目上,不如找项目上;要项目上,不如争项目上”“等钱办事,不如找钱办事”,县委县政府强化项目工作措施,力争年年有一批大项目上马,年年有一批大项目立项。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带动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再苦再累再远再难也要谈项目、说项目、找项目、争项目的项目工作热情,开展资源优势的宣传、改善投资环境及各种开发项目的申报、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1一7月,全县招商引资内引外联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6462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140万元.,同比增51.1%和20.8%。仅在6月份中上旬就签订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另外还有三个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总投资1.05亿元也在当月底签约。

  产业建设快马加鞭

  曾几何时,浦北县13万亩香蕉产业在全国生态经济发展中独领风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连片规模种植香蕉,到了九十年代,香蕉产业逐步成为全县的一项支柱产业。如今,尽管由于黑斑病、科技措施不力等原因,香蕉产业遭受重创,但通过改造,香蕉产业可望重新焕发经济活力。目前,该县正抓紧实施10万亩香蕉的更新改造工程。资源产业化,是浦北县建设支柱产业的结合点和加快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山地、水能、旅游、生物、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以加快特色产业开发为主,着力推进畜牧、生物等七大支柱产业的培育形成。通过大力加强规模饲养、畜产品优化、科技兴牧、畜种改良、畜禽基地建设、畜圈改造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把以食草性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县畜牧业正从传统的家庭饲养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畜牧业经济增势强劲。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20.97万头,家禽出栏527.41万羽,肉类总产量28365吨;水产养殖面积41400亩,淡水产品产量13970吨;畜牧渔产值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47元,同比增长12.01 %。

  多年来,浦北县结合退耕还林和“万亩林果基地”建设,走实施基地带动、规模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加大了林果经济建设力度。目前,全县荔枝、龙眼种植面积46万亩,香蕉13万亩,八角25万亩,竹子15万多亩,速生桉20万亩、红椎林21万亩;发展了1500万羽商品鸡养殖基地、10个上规模瘦肉型猪养殖基地、4万亩淡水养殖基地。浦北县境内山水奇异,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该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重点开发建设五皇山风景区,按创4A级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标准,对今后五年的开发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不断加大引资力度,对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开发经营,在已有景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山公路、停车场、垃圾箱、公厕、路标、告示牌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规划新建客家民俗广场、四条主题生态谷(野芭蕉谷、美人蕉谷、野芋谷、草寇谷)、花壁长廊、震龙寺等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使五皇山风景区进入了全新的开发阶段。此外,水能资源开发也是该县资源产业化的又一个龙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