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黎攀 覃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批项目实现当年洽谈签约当年开工投产

  1∶6——对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黄金配比”。该公司用最低的创业成本,创造了在大陆投资建厂的最快速度。

  9月5日,记者在覃塘区了解到,台泥在覃塘的项目筹建管理人员仅36人,而覃塘区专门组织的为此项目服务的工作队却达到200多人,这正形成了1∶6的“黄金配比”。

  “黄金配比”使项目建设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迎刃而解。200多工作队员分成11个工作小组,进驻台泥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随时为该公司排忧解难。他们多方筹措到6514万元资金,为该公司兴建110千伏变电站供电专线,13.4公里长的进厂、进港、取矿路等配套工程,使该公司日产各6000吨的一、二期生产线,长5.4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投资2亿元的郁江水运专用码头建设得以同步进行;“黄金配比”为项目建设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工,不到半年;正式开工至今仅15个月,已完成总投资1.2亿美金。按此进度,首条生产线将于明年3月投产,比计划提早一个月。难怪该公司负责人会由衷赞叹:“我们庆幸当初选择了覃塘,才创造出令同行艳羡的‘覃塘速度’。”

  “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不同的‘黄金配比’,这是造就‘覃塘速度’的‘秘诀’。”该区区委书记冯国忠、区长李水恒说:“我们发挥政务服务中心作用,狠抓作风效能建设,为重大项目配好人;落实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为重大项目配足人。实行‘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办法,全程代办各种手续、证件。力争重大项目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

  显然,“覃塘速度”不仅限于台泥项目。森达木业公司等11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该区全力做好项目选址、进驻等手续,出资修建进厂道路、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使这些共投资1.3亿元的项目从洽谈到竣工投产均用不到半年;年初,得知投资13亿元的华润水泥(贵港)公司计划建设专用码头和余热发电项目后,该区及早做好项目立项、申报、设备进口报关等手续,使投资1.2亿元的专用码头项目得以及时进行,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年底竣工后,该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98万吨;1.2亿元的余热发电项目也顺利推进,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9.3%,按计划于9月竣工发电后,将为该公司节省20%的电力。此外,该区国土部门仅用1个月就为向南居房地产项目办妥征地手续,使投资3亿元的该项目于8月初开工建设;城建部门仅用9天就为投资5000万元的平天山松香厂办好选址、定点、用地规划许可证等系列手续,比原来同类项目用时缩短了40多天。

  与此对应的成绩单是∶头8个月,该区37个投资逾500万元的重大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4%。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