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凌小锋 胡院彬 兰韦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桂中腹地柳城,雄伟壮观的大埔水电站东西横跨于融江之上,每天将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鹏鑫源茧丝绸有限公司,一条条生产线机声隆隆,干茧变成了白厂丝;城镇小区高楼林立,田间地头人欢马歌……获得自治区政府授予“2006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荣誉称号的柳城,一派繁荣景象。在这背后,是农行柳城县支行面向“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柳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小标:扶持“龙头”牵动“龙身”

    “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农行的支持,企业得到壮大,我们农民得到实惠,搞种植也更有信心了。”柳城农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行、企业、农民的唇齿关系。

    多年来,农行柳城支行从产业链入手,将甘蔗、中草药、桑蚕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作为支持“三农”的重中之重,实施“信贷紧跟产业走”战略,2004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2亿元,从源头上大力支持甘蔗、桑蚕、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

    “龙头”的昂起带动了“龙身”的腾跃,与这些“龙头”企业相关的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柳城县成为国家糖料蔗基地县,2006/2007年榨季,农民人均种蔗收入2284多元;2006年荣获“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今年桑蚕种植面积12万亩,农户养蚕收入1600多元……

    一个个产品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柳城涌现,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辐射一面、带动一片”的作用。

    小标:扶持重点展“宏图”

    “工业立县”是柳城的发展思路,农行柳城县支行主动融入柳城的经济发展当中,对工业企业进行“无缝式”的金融服务,力助柳城县的一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明天的强优企业。近3年来,该行已累计投放各项贷款6.34亿元,重点支持水电、制糖、桑蚕等龙头企业发展。

    凤糖集团正是在农行的注资下,实行低成本扩张,仅在3年时间内,收购和控股了7家制糖企业,一跃成为全国制糖行业的“旗舰”; 濒临破产的原柳城丝绸厂,有了农行的信贷支持,得以成功改制,从原来一个设备落后、接近停产的企业一跃成为广西缫丝行业产量、产值最高,安排劳动就业最多、纳税最多的企业之一。

    目前,柳城的制糖、化冶、缫丝、水电等支柱产业税收占全县税收的60%以上。

    小标:创新服务便客户

    “以前现金没过手心里就不踏实,现在数字也是钱了,而且卡用起来方便、安全多了。”农行柳城县支行在支持 “龙头”企业同时,利用农行网络等优势,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农行新科技、优质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2002年,该行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卡代付农户甘蔗款,从甘蔗进厂过磅最快只要几分钟就可把蔗款打到卡内,结束了蔗农排队领取蔗款的历史。农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带来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为县域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多元化金融服务,该行在县城和乡镇的自动取款机数量达到5台,使部分乡镇能享受到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非营业时间取款的金融服务。此处,围绕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心贴心”服务活动,大力推行预约服务、登门服务,积极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套餐服务,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网上银行业务也得到了有效发展,至7月末,今年办理个人网上银行开户765户,使开立了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在家就能办理金融业务,大有把“银行”搬回家的感觉。

    “心血如甘露,润禾必有获。”农行的大力支持,柳城县的县域经济朝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农行柳城县支行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到今年7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9.24亿元,连续5年居同业第一;各项贷款余额达4.2亿元,居同业第二;发行金穗卡11.4万张,全县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持有农行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