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1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赵燕妮 向子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想不到你们为客户服务做得这么周到!”50多岁的李大妈笑容可掬地拉着农行田林支行新市分理处主任的手说的。确实,在田林县,像这位大妈一样对农行服务赞不绝口的客户数不胜数。   

   近年来,农行田林县支行不断加大网点服务的“硬件”、“软件”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该行在县域还保留着3个网点,每个网点营业面积都在150平方米以上,各网点还在客户厅里配上休息椅、饮水机,为客户提供温馨服务。在支行营业室和新市分理处投资安装两台自动柜员机,24小时不间断服务。在网点各配备一名大堂经理,维护营业厅秩序,现场解答客户的业务问询,引导客户办理业务。增加网络电脑的投入,增加服务窗口,尽量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实行业务量计价考核办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实行柜台规范化标准服务,规范服务行为;利用电视监控监督考核柜台服务行为,解决客户办理业务“排长队”问题,减少客户等候时间,使客户办理业务更快速、安全。同时,除了保持原有的传统业务如存款、贷款、汇兑、结算等外,该行还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开办外币存款、即时到账汇款、通知存款、借记卡、贷记卡、代收代付、代理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极大满足了客户的现代金融服务需要。

  除了为县域提供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该行还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收入和生活质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地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和经营性贷款需求量大的情况,近3年共给600多户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金额4500多万元。紧紧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力度,累计发放5亿多元支持项目建设,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给百乐河水电站9000万元。该行还敏锐地看到,支持农、林等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就业和劳务,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不断加大对本地淀粉加工、八渡笋产业的扶持,促进当地农民种植木薯,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异地安置扶贫3000多户,近2万贫困人口,移民通过种植八渡笋走上了致富路。此外,该行对当地的公益事业同样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当地的万鸡山公园建设、学校建设、计生工作、捐资助学、移民工作、茅草房改造、文体活动等,累计捐资达5万元以上。

  “作为企业受惠于当地,就要立足当地,回馈当地,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当地各项事业,这是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行行长黄小刚如是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