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5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莫新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平南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贸易区的构建契机,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今年1—6月份,全县续建新建县外投资项目74个,总投资51.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76亿元,其中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省市和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39个,投资总额33.82亿元,到位资金3.93亿元。

  平南县依托现有的交通区位、资源、产业、环境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首先是利用本县丰富矿产、原材料和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改造升级传统企业,重点发展建材、丝绸、造纸、酿酒、化工、编织等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年产600万吨新型水泥、平南丝绸工业基地、雄森酒业、木薯深加工生产醋酸乙酯等项目已初具规模。其次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纺织行业65家,年产值6500多万元,创利税约600万元,解决就业2000多人;工艺制品企业7家,产品全部出口,年产值1.12亿元以上,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解决就业人员1000多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家,年产值近1亿元,主要企业有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平南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广西金山联纸业有限公司等。三是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金环球电子公司已在丹竹镇落户。

  平南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经济发达区域为重点,组织全方位、多渠道招商。今年以来,县委书记覃志清、县长黄星荣等四家班子领导亲自率队赴广东惠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主要发达城市以及港澳和江浙等长三角主要城市进行招商活动。今年5月底在广州和东莞两地举行的项目推介会上,共签订13个意向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11.58亿元人民币。签约的意向项目涉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运输、工业集中区建设等方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平南县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建好园区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目前,该县已形成以平山镇外向型工业集中区、丹竹工业集中区、新桥工业集中区为主的“三园区”工业发展格局。通过园区效应,吸引和吸纳了一大批东部转移产业项目落户。现园区内已有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安泰公司等36家大中型企业及在建的洪德水泥有限公司落户。

  平南县积极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窗口,狠抓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落实,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全力打造“阳光机关”和“诚信政府”,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同时,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制定和完善了承接东部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凡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且自治区、市没有规定的都必须坚决取消;积极创建平安平南,毫不动摇的坚持“严打”方针,从重从快打击“两抢一盗”、破坏正常生产的犯罪活动以及黑恶势力,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