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徐德坤 秦崇广 陈新文 黄建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容县容州镇妇女区洁妮最近高高兴兴地到容县园林所上班了。家庭破裂后,生活十分困难的她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作为自治区实施消除“双零”促进就业工作试点县的容县,由于工作突出,8月7日,在全区消除“双零”工作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为了帮扶弱势群体就业,容县县委、政府把实施消除“双零”促进就业工程列为该县2007年为民办九件实事之一来抓。该县从县直有关单位选派219名干部对各乡镇进行调查摸底,并驻村担任实施消除“双零”、促进就业工程指导员,督促挂钩乡镇工作的开展。同时,召开“双零”家庭代表座谈会,充分了解择业人员对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双零”家庭的意愿到20多个适合“双零”家庭的培训基地分类培训。今年以来,该县共组织了13个乡镇“双零”家庭共800多人参加家电维修、电子技术、沙田柚管护、种桑养蚕、种草养鹅以及兰花、甘蔗、淮山种植等技术培训。

  经过培训学习,该县根据“双零”家庭成员的不同年龄、文化结构安排上岗就业。针对年纪大或缺乏技能就业的情况,县内机关事业单位辟出100多个公益性岗位安排“双零”家庭成员中的“4050”人员就业。而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200多人则安排到该县的电子企业就业。半年多来,该县就业服务中心共推荐了400多名“双零”家庭成员到县内企业就业,占全县已实现就业的“双零”家庭人数的51%。此外,该县对以灵活就业形式就业的,办理了就业登记,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双零”家庭成员,按有关政策落实社保补贴。

  杨梅镇绿荫街的秦超文是一位年已40的中年妇女,中共党员。去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住院期间治疗花了不少钱,造成债台高筑,生活陷入困境。杨梅镇“双零”跟踪服务组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对她进行扶持,并提出两条途径供她选择:一是给她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让她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二是如果她愿意接受转岗培训,可以提供一定的培训经费。秦超文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必依赖公益性岗位。于是,她在县、镇“双零”服务部门的扶持下,积极参加培训,然后到附近一家毛织厂工作,从此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

  至7月底,容县已消除“双零”家庭395户、781人,占“双零”家庭总数的79.5%。该县力争在年底前彻底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