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绍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退耕还林 推广沼气 治理矿山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从源头抓起,在制止乱砍滥伐林木、整治木材加工企业的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来构建绿色屏障,并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大力治理和整顿矿山秩序,以此三大举措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该县矿山管理欠规范,至使非法采矿、非法排污十分严重,还有乱砍滥伐山林现象,造成造林与采伐失调,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威胁到长寿之乡美誉,群众意见很大。

  为此,该县党委、政府决定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把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工程、沼气池建设和治理整顿矿山秩序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来抓。仅今年以来,该县就已深入各大小木材加工场(企业),检查和整顿36处;同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年初至今已完成造林1.21万亩,继续保证封山育林面积61.3万亩,使全县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145.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68.4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53.73%提高到现在的56.7%。另外,近年来该县已先后投入3800多万元,在农村建设沼气池3.2615万座。据统计,如今该县正常使用的近3万座沼气池每年可节能折合达5000多万元,每年可保护9万亩左右的森林面积不因柴火问题而受到砍伐。

  为保护美丽的盘阳河风光,以构建绿色生态和谐为目标的巴马县,今年以来加大对矿山的整治力度,制订了《巴马瑶族自治县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整治盘阳河两岸钛矿场环保问题和无证开采矿产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县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治理全县的污染源。从年初至今,已组织工作队员500多人次、车辆112台次,依法取缔境内的矿场46处,责令停产停业整改钛矿场6处;依法扣押用于非法采矿的设备及物品价值44万多元,撤走非法采矿人员220人,仅此项每月可减少采矿量达2400吨以上,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境内的污染源,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这是该县自去年取缔了耗电量大、且排放烟尘超标严重,厂址设在盘阳河边的巴马铁合金冶炼厂之后的又一大动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