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黎攀 覃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金灿灿的田野上,收割机吞稻吐谷,农用车穿梭不停,拖拉机“摸爬滚打”,“引吭高歌”。夏收时节,在贵港市覃塘区到处可见农业机械繁忙作业的景象。

  “机械作业不仅省去养耕牛的人力,还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说到农机的好处,覃塘镇龙凤村黄光祥顿时来了精神,“我家就一个农业劳动力,耕种2.6亩水田。今年春夏犁耙田、插秧、收割全部用农机,每亩请机费用不足300元,比往年请人工少花一半钱。”

  在覃塘区,像黄光祥这样直接得益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民已达8.2万户,占到该区农民八成多。经抽样调查可比计算,农机在该区农民增收中的比重达25%-30%。

  各类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每到秋后时节,甘化公司就派出20多台拖拉机到各地作业,今春以来共免费为蔗农犁地3800公顷;中耕期间,化肥深施机为蔗田除草、施肥、培土;甘蔗收获期间,多台剥蔗叶机大派用场。应用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土地保墒能力明显提高,亩增产1吨以上。今年,覃塘区种蔗面积达1.76万多公顷,连年居贵港市首位。各类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大幅度减少了对劳动力需求。1-7月,覃塘区共新增外出务工和在本地非农领域就业的劳动力3385名。

  发展农业机械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正在五里镇垌心村收割稻田的机手闭松德告诉记者,7月上旬,他得到政府购机补贴1.52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3.838万元,购回了这部价值5万多元的佳联收割机。除去成本,每天获利1700元左右,估计1年即收回购机成本。截至目前,覃塘区共拥有各类农机8.9万台,农机总动力27.1万千瓦,同比均增20%以上。

  为确保机主有钱赚,针对全国各地农业生产季节存在差异的特点,该区农机部门全力做好农机互跨地区共同作业,实现互利共赢。进入8月初以来,该区共有400台本地和江浙等地的联合收割机在各乡镇劳作,形成一支农业机械化作业大军,每天共收割稻田1333.33公顷。待本地收割完成后,大军将“挥师”北上。交通部门为此做好道路交通建设,为农机铺路架桥。仅今年以来,覃塘区共修建乡村道路37条计121公里,其中已有24条计53.9公里长的水泥路竣工使用,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机交通网络,为农机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农业、国土部门积极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地平整项目,搭建农机发展平台。共投入4600万元资金,先后开展山北、珠砂等7个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地平整项目,累计平整土地3400公顷,吸引农机整片连续作业。目前,该区机耕、田间运输机械化程度分别达82.6%、88.7%,比去年同期分别增10.2%、9.1%。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