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何杰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藤县以下派科技特派员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推行“党支部+科特派”四联户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机融合、良性互动,达到了支部巩固、实现科农互利共赢,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党支部+科特派+公司+农户”,助农走富路。该县大胆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各村党支部主动与农业龙头公司建立互动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并借助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力量,保证产品质量,构建“党支部+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有26个村党支部与头啖汤农业发展公司、三农牧业有限公司、巨东养殖公司等农业龙头公司建立了互动发展关系。

  “党支部+科特派+协会+农户”,拓宽致富路。该县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机制,由党的基层组织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协会,形成“党支部+科特派+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找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目前全县各村党支部已领办或创办了粉葛、西瓜、八角、砂糖桔等各种协会28个,会员达到18600人(户)。塘步镇大罗村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种植砂糖桔,面积达到30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为了加强技术管理和市场销售,该村党支部发动成立了砂糖桔协会,请科技特派员作技术指导,提高了砂糖桔的挂果率和含糖量,2006年该村砂糖桔挂果面积达到了800亩,总产量2200吨,收入近1000万元。

  “党支部+科特派+党员+农户”,共奔致富路。该县在推广高效农业种养业时,通过科技特派员作技术指导,党员带头示范,得以全面推广。藤州镇古达村在刚发动农户种桑养蚕时,由于村民对种桑养蚕能否致富信心不足,都不愿种。村党支部请来科技特派员覃达飞作技术指导,党员带头种植,不少农户纷纷跟着种桑养蚕,至今,古达村种桑面积已发展到1580亩,全村90%的农户从事种桑养蚕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056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0.5%。

  “党支部+科特派+‘农民专家’+农户”,做好技术服务。该县在2006年开展了“聘千名农民专家、带万户农民致富”活动,每个行政村都以村“两委”的名义聘请了3-5名代表本村特色的种养能手或有其他一技之长的农民组成本村“专家组”,围绕“一村一品一专家”,发展特色种养业,带领村民致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