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徐德坤 梁军 丘伟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我刚开始不相信超级稻能有那么大的增产威力,最后种了一辈子田,每亩最多收成400来公斤。”陆川县乌石镇双垌村农民李绍荣今年春季带着怀疑的眼光种下了6亩超级稻,7月15日,县农技人员进行了测产,亩产达566.2公斤,比他种普通杂交水稻整整增产了90公斤左右。“我6亩田一造就增收了750多元,超级稻就是个好家伙,我晚造还要继续种。”李绍荣高兴地说。

  陆川县大力推广超级水稻种植,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8月10日,该县晚造超级稻插秧面积达6675公顷,达到全县水田面积的35.5%,为该县农民晚稻丰收打下基础。

  为从众多品种中择优选出适合该县土壤、气候条件并为农民所喜爱的超级稻品种,该县在温泉镇官田村建立10公顷新品种试验区,组织引进36个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经过该县超级稻选种专家组的多期试验和研究分析,选择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新两优6号、特优986、桂两优二号和特优649等6个品种为该县重点推广种植的超级稻品种。

  今年春季,该县将桂两优二号、特优649两个新品种在米场镇乐宁村进行了百亩连片试验种植。7月10日,自治区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桂两优二号平均亩产干谷740.68公斤,特优649平均亩产干谷735.57公斤,均达到国家双季稻区超级稻品种亩产720公斤的标准。而其它四个品种经该县专家组测产验收,最高亩产达620公斤,平均536公斤,比普通杂交水稻增产64公斤,每亩增收89.6元。

  为推广种植超级稻品种,该县加快了超级稻的示范力度,并将其与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结合应用。目前,该县在马坡、米场、温泉等5个乡镇建立县级超级稻示范区5个,示范面积976.15公顷,其中县级核心示范区面积167公顷,同时各乡镇建立1-2个20至35公顷的示范区和4公顷的核心示范区,并与区农科院联合在米场镇乐宁村建立30公顷超高产核心示范区,与区种子公司联合在珊罗镇建立6.667公顷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

  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该县在今年晚稻进行了全面推广,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原则,加强了“三农”服务力度,选择超级稻品种作为增收良种的农民大大增加。截至目前,该县晚稻种植超级稻的农民达5万多人,种植面积6675公顷,按亩均增产最低64公斤计算,该县晚稻将增产678.4万公斤,农民增收约950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