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 宇 尹中顺 刘小梅 黄海峰 戴连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青山脉脉看古城,绿水潺潺笑新貌。徜徉在蒙山县城,蔚蓝纯净的天空,宽阔平坦的道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商品楼,热火朝天的新城区建设;青砖琉瓦,廊桥亭榭,蜂蝶在绿树红花丛中飞舞的公园……,幅幅美景无不让人感叹,这些都是该县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加快生态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

  2003年4月,蒙山县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获得了批准,被列为全国第八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经过几年来的精心规划和重点建设,现在环境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了生态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新景象。在加快生态建设中,该县主要抓好五大工程:

   ——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该县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搞好生态保护,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整体优化管理,促进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通过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和培育形成了桑蚕、木薯、肉兔等主导产业,涌现出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优果工程、桑蚕标准化生产基地, 有力推进了生态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加大投入加强水利水保工程和沼气池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推进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的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到目前,全县建成沼气池总数21554座,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4.5%;维修了1000条水渠,兴建了10座水坝、200个抗旱水井,建立100个用水者协会,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733万元,对茶山水库等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林业工程。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狠抓生态公益林规划、保护,积极引导企业、集体、群众植树造林,呈现出造林主体、资金来源、经营管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仅2006 年全县共造林3.1万亩。至目前,全县完成封山育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8%。同时,清理整顿木材加工厂, 保护林业资源免遭破坏。

  ——生态工业工程。坚持工业发展服从于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在环境管理上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连续三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染企业保护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加大对现有污染源的治理,实行了搬迁、改建和停产,坚决关闭取缔20多家非法开采铅锌矿、金矿和石材加工厂等污染严重企业。

  ——生态城镇工程。将建设山水园林型城镇作为县城发展的基本定位, 突出环境建设指标。围绕“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主题,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以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为重点,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绿化美化县城环境。在城南、城北新开发区都规划好绿化带和广场休闲场所,优化人居环境;先后完成了东江商业街的建设和民主街、解放街、永安街等县城旧城区街道路面和下水道改造;完成了湄江大道绿化、美化工程,使湄江大道成为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加强环卫设施建设, 美好了环境;狠抓“城乡清洁”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大规模集中治理行动,使县城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盖现象基本消失,市容市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生态旅游工程。以把蒙山建设成富有特色的旅游休闲生态县城为目标,依托良好的历史人文景观和丰富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旅游资源,加大了挖掘、保护和开发建设力度,主动融入林、珠三角旅游圈。先后建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主题的西炮台公园和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公园;投资400多万元的粱羽生公园也接近竣工,可望在国庆节前向游人开放。同时,古榕公园、山湖秀色、天书峡谷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得到加快,其中县城至天书峡谷的水泥路面已建成,谷内已沿线栽种景观树木;茶山湖的游泳池、宾馆等正在规划设计当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