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0日 来源:南丹农业信息网 作者:黄榜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南丹县以“丹泉酒业”、“烟草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依照“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发展思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烤烟+红高粱”、“红高粱+红高粱”、“烤烟+水稻”等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南丹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品牌农业,今年该县实施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而且把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在烤烟种植、红高梁的种植上,一方面,县委县政府、烟草公司加大对产前投入和烤房建设的扶持力度,以“烟叶生产风险金”为保障,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系数;另一方面,农业部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另外,在产品销售上,为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执行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的“连带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烤烟、红高梁的积极性。2007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2.5万多亩,计划收购烟叶5万担;红高梁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经测产红高粱平均亩产263.6公斤,预计总产量达130多万公斤,可实现产值340多万元,所有购销合同提前签订完毕。

  据悉,在“烤烟+红高粱”的套种试验成功后,该县将把红高粱作为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推品种,大力推广“水稻+红高粱”、“玉米+红高粱”、“烤烟+水稻”等种植模式。并利用红高粱的再生特性,培植再生种植,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