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 蒙 徐广成 隆向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有80%以上的贫困人口的平果市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扶持、加大科技培训等办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大大提高了贫困村群众的致富能力。

  在实施产业扶持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剑麻、种桑养蚕、种草养猪等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的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现扶贫点的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自我创新。2006年该县完成剑麻种植面积1万亩,总投资160万元,覆盖全县12个乡镇,41个贫困村,3586个贫困户;扶持25个贫困村桑苗1000万株,种植面积2000亩;投资60万元,发放草种800公斤,种草面积650亩,养猪1250头。

  去年全县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2379.15万元,共覆盖92个贫困村5150户贫困农户。贷款用于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和商贸业等。今年以来,这个县继续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工作力度,目前已完成2006年度1100万元贷款工作任务,兑现贴息资金15万元。同时,向上级部门申报2007年度贷款计划指标2000万元。

  平果市以县、乡党校、农技站三级培训网络为主阵地,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下乡入村授课等形式,在各乡镇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将各类生产技术传授给群众。去年以来全县开展贫困村农民种桑养蚕、沼气池建设、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3820人次。近年来,这个县创造性地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引导受培训的山区农民,到右江河谷、本地和外地城镇打工就业落户,全县共转移劳力7.37万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