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擎,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农民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如今,该县共建立科技示范村1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250户,树立农村“两强”党员2400多名,培育了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2万多人,他们通过创办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等奔上富裕路,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

  富川县下坝山村是贺州市目前唯一被授予自治区科普示范村的自然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科技网络室等科普硬件设施完善。该村党支部结合党建工作抓好以党员为核心的科普示范户建设,大力培育瘦肉型猪养殖示范户、宝石加工户、早熟梨栽培示范户9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5.5%;同时要求党员对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子,在技术、资金、产业项目上实行“一对一”帮扶,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村农民培训率达90%,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4%。在党员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经济,初步形成了种果、养猪和宝石加工为主的三大村级经济格局,全村共种植优质脐橙、黄花梨等各类水果550多亩,打造了“下坝山村瘦肉型猪花”这个闻名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区)的品牌。

  在富川,除了建设好示范村推动经济发展之外,该县还注重发展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为农民培训搭建舞台。为了做大做强水果产业,该县建成8000公顷 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立200亩以上脐橙标准化建设示范点9个,并把农民科技培训班设在基地,增强了培训的直观性和可看性。每年,该县科技部门都根据产业特点为农民举办脐橙标准化栽培技术、黄花梨稳产优质栽培技术等培训班,成功推行脐橙无公害栽培技术近2000公顷,让近5万农民通过种果实现增收。

  农家课堂培训也是富川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举措。该县福利镇茅厂屋村以前是一个村级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的小村庄,村里的20多户人家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屋。近年来,科技专家通过“农家课堂”培训茅厂屋村民,帮助村民发展养猪、种烟、种果。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养殖瘦肉型猪5头以上,建立了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个;发展黄花梨连片种植150多亩,户均近6亩,有120多亩在去年就已经挂上了累累硕果。茅厂屋村成功走上“脱贫致富”路而成了福利镇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该县采取科技专家“传经送宝”与乡土人才“现场说法”相结合、农民“点菜”与政府“送餐”相结合等办法,搞活了“农家课堂”,“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在瑶乡蓬勃发展起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