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日杰 黄格 韦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被称为“穷甲天下”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有个30多户的坡旦屯。每到晚上,屯里老少村民就坐在自家的电视机前,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乐趣。自从有了电,照明、加工、抽水等许多难题,在这里全都迎刃而解。朴实的瑶民一开口就对记者说:“感谢政府给我们送电来。”

  由都安、巴马和马山3县(自治县)边缘结合部组成的大化瑶族自治县,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尤为突出。该县把“三难”变成“三通(通路、通水、通电)”作为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重中之重”。至目前,全县已有138个村1081个屯完成电网改造任务,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建成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2.57万个总容量为136.68万立方米,使19.4万村民、34.2万头牲畜和1.1万亩“望天田”摆脱“水荒”之苦;修建和改造村屯公路909条1884公里,实现“村村通”目标。当地群众唱道:“如今公路修到了村头,自来水管拉到了灶头,高压电线架到了房头,党的恩德记在我们心里头!”

  大化是库区移民大县,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该县为改善山区和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引导农民利用库区水面资源,开发拦网养鱼5.1万亩、网箱养鱼3200多箱,年产水产品6500多吨;养鸭、养鹅8.2万只。仅此两项,库区农民年人均增收400元;另一方面,将居住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山区农民,搬迁到有发展潜力的县内3个场(点)和环江等县外妥善安置,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到2007年初,全县已有5546户、25508人搬出深山,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该县及时将208万元县级补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外,还给全县五保户、特困户20.39万人交纳参合基金211.7万元。至5月底,该县已有2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县农业人口的72.2%,其中10797人已享受医疗补助138万多元。此前,该县还投资1700万元兴建56间村卫生室、24栋乡(镇)卫生院综合楼,给边远山区农民就近防病治病撑起了“保护伞”。

  为确保贫困儿童都能上学读书,完成和巩固“两基”教育,该县坚持做到教育财政拨款、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等“三个逐年增长”。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让全县20.72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政策性资助1167.3万元。目前该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9.2%、98.5%和74%,与1988年比分别提高13.6和25个百分点;“普九”人口覆盖率为100%,通过自治区级验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