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韦焕良 黄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乡寨熬村的马瑞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盛夏时节,千亩连片无公害基地里的青椒、苦瓜、番茄等蔬菜火红上市之时被群众争来抢去,像财神爷一样,谁把他请到家里似乎就发了财。6月26日,记者在拔贡寨熬采访时看到经纪人马瑞吉被群众扯到家里的这一生动场面。

  金城江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抓好西南出海大通道九个一万示范项目和九个特色农业百里长廊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河池、拔贡、东江、金城江4个镇的666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侧岭、五圩、保平、九圩666公顷水果基地建设和1万公顷桑园生产基地建设。如今,该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六畜兴旺,瓜果飘香。然而,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不灵等因素,产品流通不畅,曾出现“卖难”现象。侧岭乡距城区70多公里,信息闭塞,往年农产品外销难。2003年,经纪人吉昌良跑城区,进果农家,自6月5日该乡三华李、蜜桃等水果经他牵线搭桥后,广东、玉林等地的老板纷纷与当地的果农联系,商谈购销事宜。桃李成熟时,老板们赶赴侧岭购销。6月24日,该村山脚屯果场100多吨的桃李等果子,一天时间就销售一空,三华李收购价0.6至1元一公斤,蜜桃2.4至3元一公斤,既解决了果农的销路难题,又使果农卖得好价钱。今年该乡的100多公顷桃李已销往广东、柳州等地50多吨,产值30多万元。目前,还有大批商贩在那里守候着蜜桃的成熟,果农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如何让农村出现更多的经纪人,充当农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金城江区努力打造一支掌握市场规律、服务农村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千方百计挖掘农村中的能人,用奖励等各种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工作。该区每年定期举办一期“农村经纪人培训班”,邀请营销能手话营销,开展“农产品销售我献策”活动,每年对农产品销售做出突出贡献的经纪人给予表彰,经纪人如雨后春笋涌现。目前,该区已有200多人充当了经纪人的角色,他们跑区内和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结识了许多外地的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年帮助群众销售蔬菜、水果、禽畜等农产品20多万吨。今年该区的水果、家禽、水产、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销售收入达1.3亿元,加之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农民收入2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