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21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张如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几年来,钦南区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目标,加强旅游管理,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挖掘和展现我区的旅游文化,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文化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游,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钦南区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冯故居为龙头,进一步挖掘刘冯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刘冯故居在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成为了钦州市两个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一,为推进我市大旅游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以来,该区继续对刘冯故居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作进一步的完善,装修了游客服务中心及内部配套设施,并对景区的公厕进行了改造,使景区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结合“城乡清洁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刘冯故居景区内外的杂草、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安装了景区内外的公共电话,标准垃圾桶及设置各种路牌、指示牌,划好景区内停车场的车位界线,重新修整景区内的花草树木,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上墙,完备景区内早中晚各一次的清洁制度,使刘冯故居面貌焕然一新。

     ——打响“天下名龟出钦州”品牌。近年来,钦南区充分利用龟鳖这一特色资源,开发建设了龟王城景区,并于2006年底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同时,在2005年和2006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钦南区成功举办了两届“天下名龟出钦州”活动,引起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天下名龟出钦州”品牌声名远播。为使龟王城景区成功创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钦南区在原有投入2100多万元建设资金的基础上,于2006年再次投入了34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600米的观龟廊桥,使其成为了龟王城景区一道亮丽的景观,将其打造成为集饮食、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新景区。

     ——构建钦南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新格局。2004年开始,钦南区把发展城郊农业观光游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相继建设了品绿山庄、铭德生态园、火龙果基地等多个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其中,火龙果基地已初步建成原始自然生态与现代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的典范,2005年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并将于今年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我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有效地拓宽了该区旅游产业的领域。

     ——进一步弘扬了坭兴陶特色文化。近年来,钦南区充分利用钦州坭兴陶“窑变”一绝,努力挖掘“千年古陶”文化,进一步弘扬坭兴陶这一特色文化,推动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在2006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钦州坭兴陶“连心碗”成为了国宾礼品;最近,坭兴作品“三鼓花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是2006年度中国13件获奖作品之一,也是广西唯一被认证的作品。今年以来,该区针对钦州坭兴陶艺公司在开发坭兴陶文化方面具备国内独特性、无重复建设、经营情况良好、在市场促销过程中有产品特色并显著成效的特色的情况,加强对钦州坭兴陶艺公司员工的培训,为该公司配备落实英语导游工作。

     今年以来,钦南区在进一步完善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注重抓好旅游服务工作。一方面,切实抓好导游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以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迎接四方宾客。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景区管理,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如刘冯故居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设置有游客中心、电话亭、导览图、中英文标识等;部分景区如刘冯故居、火龙果基地、钦州坭兴陶艺公司等还设置有医疗救护点和配备有英语导游。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