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的吊脚木楼侗寨,宛如长龙卧波的风雨桥,仿佛宝塔耸入云天的鼓楼,娓娓动听的侗族大歌,喷喷飘香沁人心脾的油茶……这些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态文化,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业的优越资本。
该县意识到,要做强做大旅游业,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切实做好“侗”字文章。为此,该县请专家编制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本着“产业、特色、市场”和“桥楼文化、诗境家园、巍巍风雨桥、悠悠侗乡情”及“一区(寨)一品”的旅游发展理念,打造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北的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向西的孟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区,向南的融江夜郎文化及生态休闲旅游区,向东的丹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和高基生态漂流旅游区”的格局。该县还根据“一个主导带动、多个附属联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节庆文化旅游,重点策划与提升“多耶程阳桥国际侗族文化旅游节”的档次,并通过整合全县15个乡镇“歌会”、“坡会”、“花炮节”、“新禾节”、“冬节”等各个节庆活动的资源,使“百节之乡”名副其实,并使资源优势转化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全县的旅游业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旅游文化部门还利用旅游推介会、网络和邀请海内外电台摄制组、专家考察团到三江采风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线路的宣传,全力打造三江“侗族风情”旅游品牌。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该县旅游部门还坚持“引导、多予、放活、参与”的方针,支持各景区的农户开办家庭旅馆,开发了“侗寨农家乐”、“侗乡自然风光探秘游”、“侗乡生态古迹游”等旅游新内容,让四面八方来的游客乐于参与。该县还多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切实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据统计,2006年,全县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达1400多万元。同时还鼓励各地的群众开设旅游商品店,到今年4月底,全县共有旅游商品店将近40多家,旅游商品品种从当初的土特产发展到各种建筑模型、竹编、藤编、侗绣、侗锦、蜡染、首饰、奇石和侗族特色食品等,极大丰富了全县旅游市场的内容,也成了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1到4月份,全县的旅游总人数达到13.5万人,同比增长16%;旅游社会总收入达2300多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同比增长42%,国际旅游创汇7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2.5%。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