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后发展县,如何破解“穷家难当”和提高财政收入水平,是摆在上林县党委、政府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紧紧依靠资源,认真抓资源开发、抓项目实施,努力培植税源,挖掘小税种增长潜力,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税收稳步增长。今年1至5月,县财政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4.18%。
小河水涨大河满
以前,上林县财政十分紧张,干部职工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财政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履行和发挥。财政保不了“吃饭”,支持经济社会建设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困难,上林县领导和财政部门在认真分析县情的基础上认识到:要想做大穷县“财政蛋糕”,须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等方面发力。基于这一认识,该县转变过去就收支论财政的“小财政”思想,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财政的“大财政”思想,从“收税思维”转向“养税思维”,把培植财源、增加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
思路一变天地宽。首先,该县抓实财政增收工作。每年及时分解落实财税部门的收入任务,全面加强县财政局与国税、地税等征管部门的协作,开展重点行业税源调查分析,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加强征管工作,摸准收入征管工作薄弱环节,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其次,广泛培植财源。2006年,该县在预算中安排资金650万元用于支持经济发展;落实好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将政策性税收优惠310万元落实南华糖厂、缫丝企业等,增强企业生产和经营能力;积极筹集资金15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土地储备和基本建设;消化债务、投入资金,支持巷贤缫丝厂、象山水泥厂、火电厂等一批企业改制、扩大生产规模;2004年至2006年,通过财政贴息、融资、争取上级支持等,共向上级引进项目建设和事业发展资金8723万元。同时,财税部门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强化对各种收费的监控,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笔笔财政资金拨付下去,一项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甩掉了背负多年的包袱,增强了科技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也涵养了大批基础财源。这些财源如涓涓细流,小河水涨大河满。财源丰,财政兴,从2004年开始,该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3%。2006年,上林县财政收入实现12888万元。
深化改革提升水平
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上林县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系列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一是不断加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力度。2006年以前,该县的财政资金支付系统仅与财政、农业银行、人民银行3家联网,预算单位用户端一直未联网。年初以来,该县财政局将预算外收入多、用款业务量大的31个单位纳入财政资金支付系统网络,单位用款申请登录客户端即可完成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通过对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进行升级,与2个代收银行、18个试点执收单位(含二层机构)进行联网,今年6月1日起,上林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实现了“电脑开票、网络实时监管”的目标。
三是推行“乡财县管”改革。年初以来,该县投入30万元,采用“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推行“乡财县管”改革,取消乡镇各单位的会计和银行账户,由各乡镇财政所集中分户核算,并开设统一的财政专户,实施“收缴分离”,实行集中资金、票据和会计档案管理,不仅规范了预算执行管理,增强了财政调控能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逐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
2006年,上林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中心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财政保障力增强
通过一系列改革后,上林县财政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财政库款明显增加、财政调度资金的能力得到提高,除工资及单位正常运行经费得到及时拨付外,重点支出及事业支出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上林县通过培育支柱产业,办好骨干企业,发展工业主体税源,奠定了财政稳定增收的坚实基础;通过加快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新兴后续税源;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和稽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清理漏征漏管户,从重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假账、偷逃抗税等违法行为,加大欠税清缴力度,确保了税收足额均衡入库。
上林县让全体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几年来,该县确保了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党政机关、政法部门的正常运转,年度人大通过的各项预算支出全部到位。确保了社会保障的各项支出,五保户供养、低保、优抚对象、民政救灾救济、安置退伍军人、企业军转干、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各项支出均得到了保障。加大了支农资金的投入,每年支农支出达3000多万元,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资金等惠农资金得到落实,农村生态化建设得到新的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