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9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丽莉  何卓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一五”期间西乡塘区要建设成为南宁市、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区域性商贸基地和物流基地

 

  

  这是一片令人羡慕的土地。西乡塘区,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人,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撤并原永新区、城北区后组建而成的城区。其作为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在商贸物流方面,汽车、物流、房地产、家电、机电、餐饮业等领域异军突起,凸显出独特的群聚效应。新的商贸聚集地和经济增长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乡塘区正以绰约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南宁市“一中心、三基地”以及南宁城市建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发展战略,西乡塘区党委、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把“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要建设成为南宁市、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区域性商贸基地和物流中心。

 

  2007年6月9日,苏宁电器正式进驻西乡塘区,这意味着,在这片老城区的土地上,又多了一位重量级的家庭成员。至此,西乡塘区正以她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城市布局中的有利条件,大步向前迈进,用实力显示了强大的后发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  奠定良好基础

 

  西乡塘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中西部,辖坛洛、金陵、双定3个镇及西乡塘、衡阳、北湖、安吉、新阳、华强、上尧、安宁、石埠9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总人口100多万人;具有沿江(邕江和左右江)、沿线(铁路干线)、沿路(高速外环道和快速环道)的三大优势,是南宁市连接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一环,中国大西南出海、连接东盟各国的大通道和黄金走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西乡塘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广西“南北钦防”和“两廊一圈”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南宁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调整,西乡塘区已逐步发展成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和城郊型经济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西乡塘区的城乡贸易、仓储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商业网点形成网络,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现已拥有家具、钢材、汽车销售、机电产品、装饰材料、粮油批发、小商品副食品批发、蔬菜水果批发、药业物流等大型市场和南城百货、利客隆、北京华联、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一大批大型超市,形成了“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西乡塘区2005年成立以来,城区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借助南宁市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先后启动建设了石埠高科技研发基地、北湖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投资25亿元的南宁大商汇项目、投资13亿元的投资华润水泥、投资10亿元的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已被列入自治区层面推进的重点建设项目。去年,城区深入开展“外商企业服务月”活动,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势得到加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18亿元,同比增长15.19%。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的“南宁大商汇”“城市春天”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东盟国际汽车城”“南宁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大中电器南棉店、中华路水果批发市场、吉运物流中心、嘉亮物流仓储中心、南机农贸市场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毛家饭店、漓江人、老成都等一批餐饮龙头企业落户城区。2006年,城区生产总值完成49.17亿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收入完成9.45亿元,同比增长32.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46.07%;合同引进内资42.8亿元,同比增长29%;实际到位内资15.5亿元,同比增长17.2%;合同利用外资2415万美元,同比增长6.3%;实际到位外资1916万美元,同比增长1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26.41%;新增工业企业51家,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1亿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204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291元,同比增长8.1%。在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党的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