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9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韦素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沼气池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塑造新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一个切入点。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西林县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村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及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近日,在八达镇八达村驮牛厂屯看到,23座沼气池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据用户杨学群反映,两头猪或五口人的粪便就可以建一座沼气池,可供一个家庭烧水、做饭、照明之用,同时沼液和沼渣还是种植水果、蔬菜、农作物的上等肥料。一座沼气池不但每年平均可节约燃料费和肥料费等支出1200元左右,每年可节约薪材两吨,相当于保护2亩左右的森林资源。而且可切实改变农村“砍柴烧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状况,收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箭三雕”的效果。

  年初以来,西林县就把推广“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同时,通过深入乡镇调查摸底,走访群众,把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培植典型,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县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为了调动农民建池的积极性,对建池户给予每座1490元的补助(包括水泥、瓷砖等建材费和燃气灶等一整套器材费)。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县林业局和扶贫办还对全县沼气池建设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门的技能培训,技术人员坚持下到各村屯指导群众进行沼气池建设,做到专业化施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目前,全县已完成2800座建池任务。其中,贫困村项目完成800座,非贫困村项目完成2000座,成为西林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