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志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永福县始终把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紧紧依托苏桥工业园区位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平台,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县域工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永福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借力发展工业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先后出台《永福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若干政策》、《永福县招商优惠办法》等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政策,增强对域外资本的吸引力。今年1-5月,该县50万元以上新上项目、续建、技改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36.18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本年到位资金10.92亿元,同比增长89.3%。工业项目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县工业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至5月,该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2.33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完成8.59亿元,同比增长39.35%。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强化安商措施,继续做好全程跟踪服务,执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协调小组”的“三个一”项目推进工作制度。今年5月,该县又作出发展扶持重点企业的决定,对20家重点企业颁发了牌匾,给47家重点企业颁发了绿卡,从制度上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发展氛围。来自福建的客商叶先灼发自肺腑地说:“我们外地企业就是希望得到当地政府重视,象永福县这样的环境,我们非常满意。”一系列优化扶持制度,使该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电力、酿酒、制药、机械制造等成为该县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企业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1-5月,该县40多家重点企业完成总产值7.8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0.7%。

  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该县提出了“把工业园区建设成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的思路,着重抓好“两园三带四区”建设,形成以苏桥新区福龙工业园为龙头,协调发展桂林高新区苏桥园,扩大广福沿路、临桂至苏桥、苏桥至永福三个沿路工业带,发展白马、樟峡、星江、清水四个特色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新格局,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方式逐步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工业园区规模、聚集、洼地三大效益凸显,为县域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6年,苏桥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49%,实现财政税收6200万元,占全县总税收的40.7%。目前,福龙园“一纵两横”道路基本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现已引进企业26家,总投资50多亿元,目前投产企业16家。苏桥园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多元,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已入园企业12家,投产企业4家。

  为提高产业承接能力,5月14日,永福县制定出台加快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苏桥新区福龙园发展规划,其总面积达9.23平方公里,以承接发展基础工业、新兴工业和特色工业为主,2年内将新建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达到承接20家企业的规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