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秀丽 罗小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荔浦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立足以产业作支撑,在确保荔浦芋、马蹄、水果、实用菌、生猪五大传统产业由规模扩张向效益转变的同时,重点发展壮大中药材、速生丰产林、优质谷、商品蔬菜、花卉五大新兴产业。

  荔浦县把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制定了“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荔浦芋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总产量达到8.2万吨,以及马蹄、水果、实用菌、生猪、中药材等的发展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县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的扶持资金,集中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加大信息、技术扶持,水务部门以防汛抗旱为中心,重点建设田间灌溉工程,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

  今年,该县确立的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当中,每个村屯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马岭镇小青山屯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银子岩开发古寨和农家乐旅游,同时规模种植板栗、东魁杨梅,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500多元;修仁镇板纳屯2002年开始从广东四会引种沙糖橘获得成功,全村沙糖橘种植面积230多亩,年水果销售收入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双江镇是广西有名的“兰花之乡”,全镇11个行政村有6个兰花专业村,600多户农民种植兰花,种植面积达760亩,该镇的官相村,有30多个兰花专业户,仅兰花一项,户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该村投资160万元的“赏花中君子、游田园风光、住农家小院”的兰花文化示范村开始兴建;与官相村齐名的秧家洞屯,利用房前屋后、果园、楼面培育兰花,全屯70户群众培育兰花40多万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兰花给村民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村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该屯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万元,义务投工3400个,修建了长1000米、宽12米的环村水泥公路。今年5月初,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的农民新居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长500米的防洪堤、占地35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40亩的四季荷花湖、占地4亩的赏兰中心及休闲山庄目前已通过论证开始规划设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