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3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根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恭城县西岭乡大岭山村开发石山科学种植1300多亩桃子,每年春季吸引八方来客赏花,夏季摘桃销路好,实现生态旅游和果丰增收双赢。5月19至21日,刚开始种植桃子的武鸣县城厢镇平等村组织43名农民前往大岭山村等地深入调研,增强了发展桃子生产的信心。这是近年来该县农民纷纷自费到县内外调研,开阔眼界、学习技术、寻找富路、促进增收的一个缩影。

  尽管武鸣县农村推广科学种养、促进经济发展较好,但该县屯与屯、村与村、镇与镇之间发展并不平衡,许多相对落后地方的农民都感到,现有种养技术、致富本领已经无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需要,一些敢于“吃螃蟹”的村民率先外出实地调研,然后凭借调研成果迅速致富。在榜样的示范下,武鸣县农民外出调研之风慢慢刮了起来,近的在本村本镇,稍远的到本县其他镇,更远的则到邕宁、平南、灵山、合浦、恭城甚至广东的湛江、南海,福建的福州等地。此外,还有人利用外出打工、走亲访友、旅游等四处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双桥镇下渌村原有龙眼树1500亩,但挂果率不高。后来村民从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获得有关信息,派出5名村民代表到平南县丹竹镇、大新镇、镇隆镇调研,学习这三镇的龙眼种植经验。村民代表取到“真经”后,回到村里马上对原有龙眼树进行树型改造,加强春季管理,开展疏花疏果,终于出现了挂果率高、果实均匀、肉厚清甜、市价看好的喜人局面。

  据悉,2005年以来,该县先后已有2.8万多名农民自费外出调研,学到900多项实用种养技术及经商和办企业经验,并由此走上致富之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