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7日 来源:广西农业信息网 作者:郑德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5月份,防城区农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形势较好。主要表现有三大特点:

  (一)春耕物资充足、气候条件有利。去冬以来,我区积极备好春耕物资。优质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充足并按各乡镇需求及时到位。开春以来, 我区降雨量相对均匀, 土壤湿度大, 光照较充足, 适合小春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出现的倒春寒除早插水稻稍有影响外,造成作物成灾也较小。

  (二)技术培训到位、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大。春节前后,我局根据春耕特点安排了四个技术组下乡举办了各种技术培训,全区共举办了46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6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2000多份;满足了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需求。同时,加大了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全区‘双杂’ 品种推广面积占播种面积80%以上;糖料蔗良种普及率达100%;木薯良种引种率达95%以上;抛秧等各种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普及,推广防寒育秧技术7.5万亩,旱育秧技术6.5万亩。从插(抛)秧进度来看,全区早稻已应用抛秧(含免耕)面积10.0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80%。5月上、中旬尽管水稻出现了较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的虫害为害,但由于监测到位、防治有力,基本控制了有关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早稻一、二类秧苗达10.4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3%。

  (三)经济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糖料蔗完成新种面积1.99万亩,糖料蔗种植总面积已达5万亩;以火龙果、年桔、皇帝桔等主要品种为主的水果新种面积达到4600亩,进一步调优了水果结构;木薯种植基本以高产、高淀粉含量的华南205品种为主,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产也确保了稳定发展的态势;新兴产业正在发展,一是那梭镇那富村食用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供不应求;二是在那良里火村种植的无胶木菠萝已开始试产;三是在那梭镇平木村引种的名贵花卉获得成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