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1日 来源:平果县委办 作者:徐广成 吴培军 李健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平果市立足实际,以诚信、质量全力打造“平果制造”品牌,“质量兴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该县共有2家企业2种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3家企业5个产品被评定为“广西名牌产品”,3家企业的4个产品获得“广西优质产品”称号,7家企业8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2家企业3个产品制定出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10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区内同级县(市)名优产品最多的县(市)之一。2006年该县荣获了“全国质量兴县活动先进县”。

  平果市自2004年开展“质量兴县”工作以来,成立了“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内。结合本县的实际,该县制定了5年的工作总目标和工作规划以及实施细则,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制定了质量奖励、工作考核、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同时抓好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并部署全县各阶段的质量工作,确保质量兴县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质量兴县”工作中,质监部门从企业管理基础建设入手,一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在巩固该县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引导、支持、鼓励全县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帮助企业制定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到目前为止,平果市主要工业产品采标数量在全区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有7家企业8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2家企业3个产品制定出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10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在推进“质量兴县”的工作中,围绕加强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进行计量合格确认,及时为企业提级供各种计量培训服务。自开展“质量兴县”工作以来,质监部门就先后帮扶企业19个,培训计量检测人员37批590人(次),全县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检定率超过98%;三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18家企业近200位质量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档案108份,全县有10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4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认证企业在全区同级县(市)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随着“质量兴县”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县企业的质量意识普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全县的主要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去年的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该县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都在97%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73%,比开展活动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实现产品质量在省级以上监督抽查的合格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也达到100%。

  平果市在实施“质量兴县”中,始终以培育、创建和发展名牌作为工作重点进行突破,积极引导企业走“名牌兴企,科技兴企”之路。在名牌的推进方面,在质监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平果市及时编制实施名牌培育和发展规划,以县政府的名义及时出台对获得国家或自治区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免检产品的奖励政策,一批在广西乃至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企业纷纷崛起,如: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平果亚洲铝业有限公司、平果市强强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等这些名牌企业发展迅速,并带动了平果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平果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军力量。同时,非公有制名牌企业也成为推动平果市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该县10个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名牌产品数为6个,占总数的67%;他们的销售额、利税总额、交纳税金总额均占全县非公经济的80%以上。非公有制名牌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如平果亚洲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其生产的“金苹果”牌铝材在获得“2003年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后,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目前,该企业生产的铝型材迅速抢占了广西铝型材的高档市场,同时覆盖了包括国内的大中城市,并出口中东、及欧美等一些国家。

  “质量兴县”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平果的整体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平果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平果市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68.6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3.5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3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50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