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2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江东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东兴市,是广西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泛北部湾沿海沿边的重要城市,我国一类口岸。

  东兴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东接“泛珠三角”,北靠大西南,东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仅一河之隔,地处中国—东盟两大板块的结合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由陆地通往越南、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南半岛国家从陆路进入我国最理想的通道,自古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通商贸易的重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想的提出,东兴市再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M”形战略的实施,东兴市又成为南宁—新加坡“一轴”中陆路的一个重要据点,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这将为东兴市的崛起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现在,广西把东兴建设成为国际贸易互市加工区列入了政府计划。

 

  东兴人正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谱写着东兴建设史上一幅幅如诗如歌的动人画卷……

 

  经济建设风生水起

 

  近年来,东兴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居广西前列,双双达到过“千五”的目标。地方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4.8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5.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从1996年的2.0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44亿元,第二产业从1996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16亿元,第三产业从1996年的1.6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7.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区排名前列。

 

  2006年,东兴市荣获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商贸挥毫书写繁荣

 

  “商贸富市”是东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自1989年实行边境互贸以来,东兴市充分利用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边贸。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东兴投资,国内外在东兴注册的工商企业上千家,广西每年对越边境贸易总额中有一半贸易额在东兴实现。到目前为止,边贸成交额已突破百亿元。

 

  边境贸易的红火,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东兴市内城区注册经营商户9600户,有1万多边民从事互市贸易,个体工商从业人员与人口比例为广西最高;建成了轻纺城、建材城、海产品市场、水果批发等一批专业市场。国内和东盟各国特色商品通过这些专业市场的龙头带动从东兴批量进出口,使得物流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全市物流企业达20多家,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

 

  博览会展打造平台

 

  1995年以来,东兴已连续举办了11届中越边境商交会(旅游节),为进一步提高东兴知名度,打造“大口岸、大通道、大流通、大商贸和大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东兴市人民政府与越南芒街市人民委员会在越南首都河内签订协议,确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轮流在两市联合举办“中越边境商贸暨旅游博览会”。这是两国交流与合作的特色平台,招商引资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快两地商贸、旅游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届中越边境商贸暨旅游博览会于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东兴市举行,首创了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两国两个边境城市联合主办博览会的先例。博览会期间共签订合同、协议24宗,投资总额11.12亿元。商品展销零售总额1542万元,成交订单42宗,成交额7200万元。博览会和东兴建市10周年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凝聚了民心,集聚了人气,提高了东兴的知名度,加强了区域合作,扩大了对外开放。今年由越南商贸部主办的博览会将在芒街举行。届时,中越边境旅游博览会的规模更大,格局更高,影响更广泛,意义更深远。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进入东兴市区,大道两旁,威严而庄重的口岸联检大楼、移动通讯大厦、海关大楼、中行大厦、市政府大楼以及10多家星级宾馆酒店,街道的艺术绿化带、霓虹闪烁的亮化景观、大街小巷异国情调的法式风格楼房、花园式住宅小区……这一幅幅画面,如诗如歌,美不胜收。

 

  建市以来,东兴市城区面积已从1996年的不足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6.8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96年的5995元增长到2006年的10184元。

 

  2006年,全东兴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3亿元,增长15.44%%。人民会堂、市二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宣传文化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口岸改造一期工程、国际医疗卫生综合楼、东兴国际建材城等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桂苑小区、罗浮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完成了28条(段)市政道路建设,贯通了新旧城区街道“梗阻”,完善了居民街区的路网,城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逐步完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