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9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黄丽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年”的工作部署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马山县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之相结合,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重点,合力攻坚,首批整村推进工作成效显著,让贫困村农民尝到了整村推进工作的“甜头”。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马山县突出抓好村屯道路建设、沼气池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并创新思路,推行“扶贫销号”制,将首批整村推进工作的验收达标作为考核乡镇、县直各责任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任务进行逐一分解,落实任务、单位、责任人,明确每个县四家班子领导至少联系一个整村推进贫困村;规定部门包村,定点帮扶。全县103个县直机关单位联系帮扶38个首批村。同时把整村推进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包村单位,明确完成时间,并对需解决的项目进行一一编号备案,设立“扶贫销号”卡,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项目建设的进度,项目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使挂村单位、对应部门和实施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力求真正为贫困村的群众办实事好事。

     从2005年开始实施首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来,该县对38个首批村进行了逐项排查,采取先易后难,分类解决。利用县财政资金550万元和包村单位捐资42万元,全面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利用区、市、县包村单位捐资捐物折合资金36.5万元,帮助完善首批村村公所办公用房;由乡(镇)筹集资金38万元,建设计生室30间760平方米;基层办负责完善村公所培训场所23间550平方米,使村公所办公用房、计生室、卫生室培训场所全部达到验收要求;电信部门负责实施的电话通信和广电局负责的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也基本达到验收要求;把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贴息贷款等部门筹措的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等优化组合,定向、定位投入到38个首批村。该县在整村推进贫困村项目实施过程中,组成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乡(镇)进行督查,项目实施结束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交叉检查验收。

     通过各级各界的大力帮扶,马山县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38个首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1520元增加到2006年的1948元,人均增长235元,增长率13.7%,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投资126万元建设人饮工程356处,解决了1.1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投资6720万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目前首批贫困村农户用电率已达99%;投资276万元建设沼气池2740座,首批村沼气池入户达41%;投入1300万元,建设通讯光缆,目前全县38个首批村已全部通电话。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