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标文 邱启强 周 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钟山县以实施“农家课堂”培训为载体,大力开展水果、桑蚕等农村种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一季度,该县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1元,同比增长45.7%。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党员年龄偏高、科技水平偏低等问题,该县推出了“4321”工作新思路,赋予“农家课堂”新的内容。“4”就是实现农村党员和培训户的科技素质、党员威信、影响力、带动力四个有所提高。“3”就是实现三个转变,即农村党员和培训户由学习型向传授型转变,由单一的种养知识培训向技能知识培训,由传统型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2”就是建立两个学习区域,一个是组织农村党员参加“农家课堂”培训,通过观看技术专题片、自学科技教材等方式,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增强带头致富能力;另一个是按照“分片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要求一名或两三名农村党员联系一个自然村的农民技术培训,把在“农家课堂”学习到的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扩大学习覆盖面。“1”就是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该县在实施“农家课堂”培训中,一是因地制宜,培训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有针织传统的公安镇荷塘村,在适宜种桑养蚕的凤翔、石龙、羊头等乡镇,在水果业快速发展的钟山镇罗旧村和燕塘镇合群村,分别举办了水果技术培训班,使党员和农民通过参加“农家课堂”培训,掌握1-2门实用增收技术。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农家课堂”70个,举办“农家课堂”培训249期,培训4200人次,惠及千家万户。二是创新农村党员帮扶后进农民方式,即实施“先进促后进工程”,念活“帮、传、带”三字经,从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帮助后进农民;组织一批后进农民到党员带头致富户、党员示范户所经营的增收项目基地参观学习,让广大农民学有样子、赶有榜样,促进农民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