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先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20日,宾阳县竹编专业村——芦圩镇河田村价值10多万元的竹编、藤编工艺篮、筐通过验货后,被装上了大货车,这批工艺品将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该县创新农业发展经营管理体制,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组织订单生产,探索“订单+农户”、“市场+农户”、“市场+合作联社”等营销模式,使工艺品、蚕丝、瓜果、蔬菜、水产品、肉猪、稻米等大批农产品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

  宾阳县大力倡导和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股份制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使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降低种养风险。今年,全县签订“订单农业”合同已达2000多份,订单农业面积达10万多亩,带动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农民10多万人,全县3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订单生产。

  与此同时,宾阳县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中介经济组织60多个。莲藕协会、桑蚕协会、蔬菜协会、甘蔗协会、肉牛养殖联合会、鱼苗合作协会、养鸡协会、竹编和藤编购销协会、蚕茧加工销售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从事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从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格局,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壮大。通过中介组织牵线搭桥,该县的农产品与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经销公司、经纪人、客商建立起稳固的产销关系。王灵镇清南花菇有限公司与香港一上市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花菇基地负责生产花菇,香港公司负责销售,生产多少销售多少。古辣香猪生产基地与台湾覃老板签订“产销合同”,基地负责养殖香猪,覃老板负责购销,养殖多少销售多少,价格从优,实现了互利双赢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