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立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平市以科技开路、示范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8.8%。今年头4个月,这两项指标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

  以科技为先导,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围绕科技入户工程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去年以来,全市开展科技农业培训1200多期,培训农民达19万多人次;二是创建科技种养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全市共建各种示范基地样板片130多个,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金田镇在镇黄沙鳖养殖技术协会的组织带领下,全镇共有禾益、田江、金田、新燕等10多个村500多户村民从事黄沙鳖生产,年产值近2亿元;三是建立科技示范户,发挥带头作用。该市在农村选择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并加以扶持,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目前全市共建起科技示范户4500多户,辐射7万多农户。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该市引进和培育了金源酒精、万德米业、坤锦禾食品、金田糖业和富多氏食品等龙头企业20多个,其中销售超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5家,带动建设农业产业基地50多个,网络基地50万亩,带动7万多农户增收。近两年来,仅木薯这一项,每年就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3000多万元。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近年来,该市共实施科技项目10多个,并大力推广“三免”技术,使全市农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率达85%以上。金田镇是广西有名的淮山产地,该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金田淮山协会积极指导农民成功地推广了淮山“洞穴填木糠(稻草)”种植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使淮山产量成倍增加。目前该镇已建立起年种植淮山2万多亩的生产基地,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年加工销售淮山2亿多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