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仕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过去,我们村搞网箱养鱼,养出鱼来还要自己拿到昆明、贵阳找市场,费时费力收益少;现在我们和贵州、云南的村民共同养鱼,万峰湖鲶鱼出了名,老板主动上门收购,成吨拉走。”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农民王清林日前开心地告诉笔者。去年鲁维村人均收入6000元,成为百色市有名的“富裕村”之一。

  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西林县,素有“一肩挑三省”之说。当地群众和邻近的云南、贵州两省群众一直友好往来。近几年,该县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本地资源和周边云、贵群众携手闯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2006年,西林县与云贵两省的经贸交易额达2.73亿元,占该县经济总量的44.7%。

  在天生桥电站库区万峰湖畔,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与贵州省兴义市仓更镇平寨村、云南省罗平县五龙乡大红班村仅一水之隔。几年前,平寨村的罗宝强看到鲁维村的王清林搞网箱养鱼赚钱,也投了2万元养鱼。但由于缺乏技术,鱼不是养不大就是病死;鱼出网的时候,找不到销路又让罗宝强赔了不少。像罗宝强一样,大红班村的张峥荣搞网箱养鱼也遭遇了失败。“要不,去向广西的王清林学学技术吧。”罗宝强、张峥荣很快找到王清林拜师学艺。那时,王清林除了侍弄自家的30箱鱼,还带领村里的10户农户发展300多亩拦沟养鱼,非常忙。但面对前来拜师学艺的云南、贵州兄弟,王清林没有拒绝,不但让他们到养鱼场现场上课,还带他们到售鱼市场走了一圈,把“真经”全部传给他们。罗宝强和张峥荣回去后,按照学到的技术喂养,网箱养鱼终获成功……如今,万峰湖成了三省(区)群众网箱养鱼致富的“金三角”,网箱养鱼年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

  “种蔗让我尝到了致富甜头”,西林县八达镇那卡村农民王春生提起种蔗就兴奋。自调出5亩田种蔗供给邻近的云南省广南县小八达糖厂之后,王春生每年仅卖蔗收入就超过5000元。“云南省广南县小八达乡与我们镇毗邻,那里石山多土地少,糖厂原料供应不足,规模总上不去。看到我们镇土地资源丰富,糖厂负责人主动找到镇领导,请求发动群众种蔗供应给糖厂,共谋‘双赢’。”王春生告诉笔者,在镇领导的发动下,该镇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原料蔗。现在八达镇每年供应给小八达糖厂的原料蔗上万吨。而小八达糖厂有了充足的原料,年产值由2000万元攀升到5000万元,翻了一番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