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5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梁富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21日,上思县签发了县四套班子赴宾阳、贵港、桂平、平南、横县等地考察学习的方案:5月底至6月初,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将到上述市、县开展考察学习,学习这些市、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先进经验,并通过举行文体活动,增进友谊和交流。据悉,这也是该县扩大开放与合作推进“山海联动”的一项举措。

  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加快开放开发,而防城港市正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那么,上思县如何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避免“边沿”化,并在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寻求超越,这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上思县立足县情扬优势,抢抓机遇谋发展。针对境内具有丰富的土地、林业、水能、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以及面临多重叠加机遇的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大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十万大山的资源优势,大力塑造“十万大山”品牌;二是实施大融合战略,走出山门,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4+2”区域的发展大环境,接受辐射带动;三是实施大发展战略,加快富裕、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正是有了相对稳定又紧跟时代步伐的发展思路,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一心一意谋发展。目前,该县的制糖、制药、林产林化、建材、能源等“五大工业体系”已基本成形;甘蔗、速丰林、木薯、蔬菜、香糯、畜牧水产等六大主要农产品基地也正在加快建设;城西工业园区、昌菱生态产业园区、县城旧城区、明江公园及龙江半岛花园、工业大道、明江北岸新区、昌菱新兴小城镇、在妙镇小城镇等“六大区域”建设正在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不断提速。随着广西“2006年度经济发展十佳县”荣誉的获得,这表明上思县已经有了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与实力。

  在这个基础上,该县继续加快开放与合作步伐。此次考察学习正好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与举措,该县考察团将考察宾阳、贵港、桂平、平南、横县等市、县的工业品市场、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城镇建设项目等,通过实地考察、听取介绍等形式,学习借鉴这些市、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并通过汽排球、羽毛球、篮球友谊赛等文娱活动,增进友谊和交流。在此之前,该县也在主动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更好地接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其中,该县加强了与广西农垦集团、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广西高峰集团等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其中,该县将与广西农垦集团共同开发建设上思昌菱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发展建设的项目主要包括食糖、酒精、纸浆、畜牧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及物流方面。此外,未来3年内,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将在上思投资3亿元,在做大糖业主业、发展产业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3大领域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而广西高峰集团也在该县新建了上华胶合板厂。不断的开放与合作给上思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月中旬,该县县委书记覃开宏在该县荣膺“2006年度经济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时,接受自治区、我市两级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说,该县将立足于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4+2”区域的发展大环境,抓住南宁向南扩展、上崇公路建成通车、沿海大通道大工业建设加快等新兴机遇,谋求自我发展。特别要从四个方面逐步推进“山海联动”有新进展:一是加快推进“交通便捷化”,借助崇左至钦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再努力促成上思通往防城港、东兴的二级公路建设,打通出海、出边的便捷大通道,对接上思至南宁、至崇左、至钦州等周边内陆城市的公路网络,解决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一体化”,努力创造条件,使上思旅游真正进入全市“上山、下海、出国”旅游格局,筹划和打造“环十万大山精品旅游圈”,推动山海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的融合发展。三是主动推进“产业互补化”,抓住沿海地区发展临海工业产业集群的时机,主动对接、兼容,接纳沿海产业向内陆的扩展、转移和分工。四是主动推进“资源共享化”。沿海和周边地区资源丰富与该县形成优势互补,该县要发挥优势,促成互用资源、互用市场、互给政策和互相开放,优化该县的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

  上思的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交通提速、招商引资等建设步伐在不断的加快,加上十万大山油田的开钻、上思煤田的建设、上思与武钢集团签署的石灰石矿业项目带来的新机遇、新动力,上思县与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增强,上思县与沿海地区的“山海联动”将更加频繁、密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