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16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农彩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由于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GDP等几个主要考核指标均有不凡表现,龙州县获得了2006年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在全区十五个获进步奖的县中排名第二。

  这些不凡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工业的拉动。

  在经历了几年工业没有大突破之后,去年,龙州工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强劲和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工业的发展拉动,今年一季度,龙州县财政收入增幅达43%,排在全市前四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由原来排在全区的50多位跃上了20多位,令人刮目相看。

  一季度已开工建设的三个生产性项目则成为今后龙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生物复合肥厂、塑料制品厂两个项目,把龙州原有的主导产业——蔗糖业产业链拉长,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使产业提升到了更高的台阶。 黔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450立方米高炉铁合金冶炼项目的上马,打破了龙州原来工业单腿走路的格局,成为龙州培育工业经济最大的亮点。该项目的投产还将刺激和拉动龙州的边境贸易和运输业的发展。“现有的,就是最大的优势。身边的资源,就是最大的财富。龙州的工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原有较好的蔗糖产业基础和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州县委书记韦昌鸿如此总结该县工业发展经验。在大家都谈区位优势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时,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的龙州,却抓住现有的基础产业,抓住在龙州经营了6年之久并发展壮大起来的南华集团,抓住已经形成的口岸贸易市场的便利,全力发展工业,培育边境加工业,并已初显成效。

  这是憋出来的思路,熬出来的想法。谈起龙州的工业发展,县长黄武海直言。

  老革命根据地,有“小香港”之称的古老商埠集散地,充满迷人魅力的山光水色都没能改变龙州国定贫困县的事实。南友高速公路开通后,制约龙州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龙州人很快发现,在这方面,其他县(市、区)的条件更优越,在通道经济发展领域龙州依然处于劣势。龙州必须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身的实情来确定发展方向。

   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培育,蔗糖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里三家糖厂2001年改制后成立的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过6年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了广西企业50强。随着南友高速公路及其连线龙夏二级路、龙水二级路的建成通车,龙州直接与越南接壤的地理位置得到凸显,使其可以发挥优势,借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基于这样的认识,龙州县委、县政府调整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新思路:以蔗糖业为主导,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为第一方略,壮大工业经济。

  龙州种有40多万亩甘蔗,有全国强势的制糖企业,但却只生产一种产品——白糖,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越南的矿石和我国贵州的焦炭贸易,在水口口岸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稳定的贸易市场是加工业的基础。就在制糖业和边境矿产加工业上做文章!任职前,韦昌鸿已把龙州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作了一番研究,40多万亩的甘蔗种植面积让他看到了制糖业广阔的发展天地。进出口能源矿石贸易则被龙州县委、县政府视为龙州工业最大的发展潜力。

  围绕主导产业,抓住现有的客商扩大发展规模;打开山门迎客,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留客。此举骤然起效,先有今年第一季度南华集团追加投资,在同一天内开工建设两个项目,9.5万吨造纸项目已通过立项正在抓紧落实,生物化工(燃料乙醇)项目正在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后有东莞客商考察三天签下总投资5000万元的玩具厂项目。再就是加强对外合作带来的效应,黔龙、汉鑫、丽江等矿产品加工企业先后进驻龙州,作为新的工业产业,边境矿产加工业在龙州起步。

  由此,龙州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升了。

  作为工业发展平台的工业园区也已经有了较大进展,占地4000多亩的县工业园区已有四家企业进驻,县里拨出200万元启动建设县枧木林场工业园区和畜牧场工业园区。

  尤为值得关注和令人欣喜的是, 龙州在年内还将有四个生产性项目开工建设。广西兴源冶炼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龙州富文玩具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安泰顺进口废铜废铝再生利用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龙州年产9.5万吨造纸项目,总投资8.7亿元。

  连年初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一起,工业的发展壮大在两年内将为龙州直接提供近50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

  从项目的构成可看出,龙州县的工业化发展正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从投资的规模可看出,龙州县的工业化发展正走向强势。

  从老区飙出的这匹“工业黑马”,正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自己无穷的魅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