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廖绍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永福的村镇可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黄牛品种改一改,收入增加500块" 、"水牛品种改一改,收入增加1000块"。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永福县开展种牛品改工程,用科技手段提高农村生产水平的现实描述,永福县堡里乡罗田村半田屯梁宝生一户5口人就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两句宣传标语的真实性,梁家饲养7头良种牛,两年出售3头杂头牛仔,收入4500多元,仅养牛一项家庭人均增收1500元,脱贫致富,成为永福县种牛品改的成功典型。

   截止2006年底,永福县完成杂交配种3500头,其中水牛1600头,黄牛1900头,受胎率80%以上,受胎牛可达2800头以上,产下一代杂牛仔1680余头,直接为养殖户增加收入26万元,头均增加750元。

   永福县为了建设良种牛产业链,先后引进了桂林香巴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桂林澳西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优质牛生产发展。桂林澳西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南江永优质肉牛公司合作开展牛人工授精冻配;由公司购买优质种公牛分发给重点村屯开展自然本交配种,进一步完善全县牛品改网络建设,以示范场饲养优质肉牛进入市场增加杂交肉牛经济效益为核心,宣传发动农户积极参与牛杂交改良配种。同时与农户签订杂交牛保值回收合同,形成杂交牛生产联合体。

   县委、政府及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农户发展优质水奶牛生产,即农户每饲养1头一代杂水奶牛政府奖励2000元,每饲养1头本地水母牛,用于发展水奶牛政府奖励300元。通过宣传发动、公司带动、政府推动,在苏桥镇、罗锦镇、永福镇、广福乡、堡里乡收到良好效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