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兴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11日一大早,东兴市(三点水旁+万)尾村民黎春平开着刚买回的宝马又去防城白龙码头谈生意了。村支书苏明芳告诉记者,这是两年来(三点水旁+万)尾村添的第10部高档车了。目前全村有8户农民买了奔驰、宝马,1户农民买了奥迪,全村拥有77辆私家轿车,100%的农民有了摩托车,拥有移动电话3000多部。

  (三点水旁+万)尾村是少数民族——京族居住的地方,与越南隔海相望,既沿边又沿海,全村4283人,过去通过围海造田只能勉强解决温饱,流行一句顺口溜:“(三点水旁+万)尾村半渔半农做啥都穷,养牛种田、养猪过年、卖鸡卖鸭买油盐。”

  新形势下,沿海、沿边的地域和语言优势,使村里农民迅速走上致富路。买有宝马车的黎春平是最早富起来的,他早年主要从事一般的日用品边贸生意,由于村里与越南在地域上和语言上的优势,他很快转向从事越南无烟煤生意,每年通过他进口的越南无烟煤几百万吨,全部销往海南、福建等地。买高档车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从事越南煤生意。此外,从事橡胶、海产品等边贸生意的村民占了40%多。

  过去只知道围海造田,现在他们依海发展海产品加工、海水养殖、海产品运销等,大部分人从一个围海造田的村民变成依海从商的生意人。苏世林以前只在海上搞点捕捞,后来自己搞了一家海蜇加工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全部销往福建、山东、湖南等地。海水养殖是村里农民发家致富的另一个强项,进到(三点水旁+万)尾村,沿途所见,都是虾、鱼场。据统计,全村大大小小养殖场达50多家,虾塘250多公顷,虾苗场40多座,防城港市很多养殖户的虾、鱼苗大多来自(三点水旁+万)尾村养殖场。

  据村支书苏明芳介绍,村里近几年依海发展了旅游业、物流业、餐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村80%的农民都从商,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每个村民小组每年都积累8万多元集体资金,用于发展公益事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