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12日 来源:崇左新闻网 作者:黄德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张小小名片,引来八方客商,近2000多吨酸梅果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这是近日发生在大新县的一桩新鲜事。

     酸梅果用途主要是做佐料和药,市场前景不错。 十几年前, 大新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引导农民大量种植酸梅果,1996年种植面积达到近8000亩。近年来由于供过于求,酸梅果陷入“待在深闺无人问”的尴尬局面,导致酸梅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以至今年该县酸梅果的种植面积下降到约4000亩,总产量仅有2000多吨。如何把酸梅果尽快销出去,一时间成了县政府和果农一件十分头疼的事。

     今年初, 大新县10多个既是瓜农又是经纪人的农民在节骨眼上想出了新点子:自费印制2000张名片,名片上印有果农的地址、电话、酸梅果品种、成熟期等内容,在外地大型活动、专业市场和通过在外本乡人员广为发送。这一招真灵!大新酸梅果的信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区内外。区内的北海、钦州,区外的广东、福建30多名客商齐聚大新,争做酸梅果生意。一位来自广东的果贩说:“我根据名片上的信息来到大新,酸梅果真是质好价优,每天运30吨到广东供不应求。”桃城镇德立村一位果农喜滋滋地对笔者说:“果贩们每天都来村里抢购酸梅果,1公斤能卖到1.8块钱左右。以前酸梅果熟在树上没人摘,今年不用为销售犯愁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